静心沉淀,抵制诱惑
张潇月
精典范文三
立意角度:静心沉淀,抵制诱惑,勇于传扬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单嘉玖说:“现在的年轻人进来以后,我觉得这种磨炼还真是挺需要的,因为现在外面的诱惑确实比我们过去多得多,确实需要一种敬畏之心,一种踏踏实实能坐下来的那种心态,才能做这个工作。”
关于工匠精神,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故宫画医”单嘉玖的这段话了。
“工匠”,为何不说“工人”呢?两个词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匠”在字典中的含义是“在某方面有造诣的人”,称之为“工匠”,他们大多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灌注了大量心血,专注、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卓越。而“工人”则是指迫于生存、为养家糊口而工作的众多人。所以,工匠精神是一种脚踏实地专注耐心的精神。年轻人要做“工匠”,要弘扬工匠精神,就必须静下心来,不管外界风云如何变幻,都不为所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脚踏实地地做事。
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傅在安静的故宫里工作数十年,终日用汽油清洗钟表配件,手上、衣服上、身上都布满了汽油的味道;戴着放大镜,拿着工具整日在小小的零部件上钻眼儿、磨砺、修复,在这里每一天似乎都是相似的,王津师傅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忘记了俗世繁华。故宫坐落于繁华的长安街,东西都是北京城数一数二的热闹地段,但这一切似乎都与故宫无关,故宫就像一件隐身衣,让在里面静静修复古文物的匠师们自觉隔离了灯红酒绿,无须刻意抵制俗世喧闹就获得了工匠所必需的宁静踏实。在这个快速发展、讲究“短平快”的社会里,这种静心沉淀、远离繁华的工匠境界是多么可贵!年轻人要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万象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追随大师的脚步,那么这种沉静下来的踏实就必须靠修炼磨砺了。
还有一位博士后蒋金宝,也可以说是年轻人传扬工匠精神的代表。2008年博士毕业时,蒋金宝凭借优秀的成绩可以留校任教,但他选择加入塔里木中原油田研究团队,并把它作为博士后研究选题,从此开始了一代工匠的成长之路。塔里木条件艰苦,技术施工难度大,在项目进行中,蒋金宝坚持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勘测、钻井无一不做,最终取得了全票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博士后出站考核。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前途无量,机会众多。有私企高薪聘请蒋金宝,并允诺条件优厚;高校也希望他能留下来;还有石油技术工程研究院的高薪诚聘……但面对这些年轻人求之不得的良机,蒋金宝像拂去眼前的蛛丝一样轻轻地放弃了这些机会,再次选择了塔里木盆地,继续沉潜,十年积淀,成为一代巨匠“博士钻工”。蒋金宝就是勇于传扬工匠精神的年轻人代表!
2016年的电视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钟表修复师王津一下收到了两万多封年轻人的求职信,可见年轻人对这种静心沉淀的匠师境界是多么心驰神往!如果我们有更多能够抵制诱惑、静下来、坐下来、守一生的年轻人,“中国梦”的实现不就指日可待了吗?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站在“年轻人要传承工匠精神”的立场上立论行文。开篇确定“年轻人要静心沉淀,抵制诱惑”的中心观点,接着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借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们的匠师境界详细地展开论述,后用蒋金宝拒绝高薪等诱惑主动投身于塔里木盆地做钻工并成就一代工匠的事实,论证年轻人传承工匠精神的可贵,可见作者同为年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文紧扣材料,立意鲜明,思路清晰,文笔流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