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正正,挺直脊梁

堂堂正正,挺直脊梁

赵晶宇

精典范文三

立意角度:剖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身为“00 后”的我,对于战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只记得小时候,在夏日的夜晚,爷爷于小院中摇着蒲扇骄傲地告诉我,解放军教他写过字。只言片语,我没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大一些,我看过电视剧《亮剑》。那是爸爸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他不厌其烦地拉着他的小女儿——我,一起看,边看边说:“你看看我们现在过得多好。”而我只会闭上眼睛,不敢看电视中被炮火炸死了的战士,那场景太恐怖了。

上学后,学了中国历史,我懂得了国耻。

南京大屠杀,足足6 周,死难者30 多万,多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真是惨绝人寰。我摸着历史书上的白纸黑字,隔着数十年的时光,仿佛看到了30 多万同胞流淌的血与泪,耳边似乎传来了30 多万无辜生命的哭与喊。

然而,中国人生生不息,坚忍顽强。我庆幸,我活在21 世纪,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写着汉字,说着中国话,挺直着我的脊梁。我知道,那是因为“三个月踏平中国”的“神话”成了梦幻泡影,我们的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看似奇迹般的结局,并非上天恩赐,而是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换来的。

在那“不堪看”的时代,无数人站了出来,宁可挺直脊梁,轰轰烈烈地死去,也不愿毫无尊严地在随时随地可能降临的人祸中苟且。

我无法知道,有多少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坦克时怀抱炸药,冲向死神;无法知道,有多少地下党员在敌人的严刑拷问下绝不泄露机密,最终被折磨至死;也无法知道,有多少国民党士兵为拖住日军主力,埋骨他乡……但我知道,他们都有自己的父母,都有自己的妻儿,都想过上没有战乱的平静安稳的日子。他们流着同样的热血,怀着相同的心愿,有着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因为他们拥有这个名字,因为他们是家里的天,所以,他们堂堂正正,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他们用生命使处于患难中的旧中国屹立不倒,浴血重生。

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记得抬头看看飘扬着的五星红旗,那是血的颜色。

军训时,教官的一句话铭刻在我心里。那天,他负手站在烈日下,黝黑的皮肤被晒得发亮,迷彩服被汗液晕出一大块一大块斑痕。但他毫不在意,而是望着国旗,对我们喊道:“把头抬起来,昂首挺胸,咱可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他声如洪钟,令我永世难忘……

名师点评

这篇散文先写对抗日战争的认识过程,进而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意在表明堂堂正正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因子,挺直脊梁是80 多年前赶走日本侵略者的内在因素。继承先烈遗志,弘扬光荣传统,昂起头来,挺直脊梁,将“堂堂正正”四字发扬光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文中充满昂扬向上的情感,真挚感人,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