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工智能的一分之差
赖香君
精典范文三
立意角度:人工智能损害人类,让人类危机重重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互联信息网络到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人类作为莎士比亚口中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开始创造并遭遇比自身高维度的事物——人工智能。
人总是怀着好奇心与敬畏前行——当Aidam 参加高考数学考试,仅用9 分47 秒拿下比人类仅低一分的成绩时,无疑,许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敬畏开始大于好奇。当天平因这一分之差失衡后,人类开始思考:这一分是否真的是人类与人工智能的鸿沟?
人类与人工智能在速度上的鸿沟远远不只一套数学卷子,在未来,也许这一分也将会被反超。所以人类不能就此懈怠,我们当然更应精进学术。李开复曾在演讲中说:“在人工智能时代,AI 掌控者、AI 科学家、跨领域工作者、创意型服务型人才才不会被淘汰。”其中每一项工作,无不需要人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否则,就会真正使得这一分变成“鸿沟”。而不断精进创新,正由人类的好奇与敬畏决定。
当未来真正来临,人类敬畏与人工智能在“数学成绩”上的一分之差,从而害怕被人工智能“删除”。但是别忘了,正如陆登庭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这两点,恰恰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天堑,也是人类的立足之本。除此之外,正如《新京报》上所说:“文学、艺术、影视、娱乐乃为人类特权。”让微软小冰阅读小说,任意一句话都可以成为它的“笑点”。
尽管人类在许多事情比如高考数学耗时上,与人工智能之间隔着千千万万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拥抱人工智能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事物的更替在历史上屡有发生:汽车“删除”马车、小品“删除”话剧、摄影“删除”绘画……到如今,人们惧怕人工智能将“删除”人类。但如今的社会,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从而构建出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何不向人工智能伸出友善之手,拥抱人工智能,与之携手迈进人工智能时代呢?
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距离构建人工智能社会还有极为遥远的距离。但一些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帮助人类:破获案件、气象播报、同声传译、投资管理、无人驾驶……霍金曾说:“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那么,人工智能无疑是人类的左膀右臂。
人工智能Aidam 参加的并不仅仅是一场高考数学考试,更是为人类勾勒出了人工智能的蓝图。人类只有永不停息地怀着好奇与敬畏步步探索,才能真正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紧扣题目,结构清晰又不单调,素材丰富,亮点突出的作文。作者抓住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两点区别——敬畏与好奇心,由此阐述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本质性区别,并指出人类的出路在于拥抱人工智能,不断精进。此外,文章语言流畅,可以看出作者较为娴熟的语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