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重在坚守
张佳慧

精典范文二
立意角度:工匠精神重在坚持和坚守
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坚持到底。
——题 记
“工匠精神”“大国巨匠”“匠心精神”等词语是近两年的刷屏词语。这些词语虽然高频率地出现,但是想要成就这种精神,需要我们坚持一生。在我看来,工匠精神的精髓就在于那种超乎常人的坚守。
李志强说达到会装配的水平“怎么也得10 到15年”,而李志强已经在他的岗位上坚守了30 多年;王阳把三尺车床当作人生阵地,也已经坚守了31年。还有一位不同寻常的焊接工人高凤林,也已经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坚守了30 多年。高凤林做的是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工作,这项工作的难度系数可谓无人能及,它对焊宽的要求是0.16 毫米!为了避免失误,高凤林曾经日日夜夜坚持练习一件事儿——一眼不眨地睁眼10 分钟。多年的坚守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有30 多年焊接工作经历的高凤林做到了零失误!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2016年年度“中国工匠”十大人物获得者之一。30 多年来,他坚守本职工作,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未离开,这就是大国工匠的坚守。正是这种坚守造就了可敬的工匠精神。
“博士钻工”蒋金宝,多年来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塔里木盆地。拥有博士学位的他本可以接受工资待遇更优厚、条件更优越的工作,谁知他却选择了投身钻井施工难度最大、技术需求最迫切、条件最艰苦的塔里木盆地,并坚守了多年。多年来,他坚持和工人们一起上钻台,实地考察,同吃同住,有时为了解决突发问题一连几天都不能按时睡觉。正是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守,换来了塔里木盆地油田钻井工程的各项成就。正是坚持到底的工匠精神,培育了岗位能手、“博士钻工”蒋金宝。
还有顾秋亮,一位非凡的钳工,“蛟龙号”的重要技师。他十年如一日地投身技术研究,从未停止。他埋头工作,一下子就坚持了几十年,工作中很多“硬骨头”都是他啃下来的。每天坚持,多年磨炼,现在顾秋亮已经50 多岁了,他说:“我还想再做十年、二十年,为国家多贡献点儿心力。”一个岗位,一生坚守,正是这种坚守成就了大国工匠,传承了工匠精神。
是的,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工,工匠之师非一年所成。正是无数匠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成就了激荡人心的工匠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的国家更昌盛,让整个世界因我们而惊叹!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审题准确,立意高远,指出“工匠精神”的实质在于坚持与坚守,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接下来联系材料中的李志强和王阳的事例进行分析论证,用笔简略,后借高凤林、蒋金宝、顾秋亮等工匠事实详细展开论证,有略有详,详略得当。文笔流畅,观点鲜明。行文干脆有力,简洁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