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温情之美
高佳慧
精典范文二
立意角度:智慧城市要流淌出爱心与人文关怀的温情之美
智慧城市应该有技术上的智能共享,有蓝天绿树的清新惬意,要发扬城市个性。但正如小王所说,智慧城市更要融化钢筋水泥玻璃的冰冷,流淌出爱心与人文关怀的温情之美。
温州火了,因为那个24 小时不打烊的书店。
人心暖了,因为信任和包容。
在那里,不驱赶任何人,只要有人,工作人员就会觉得工作是有意义的。
梁文道说过,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我总是觉得,读书最能体现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正如智慧城市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始于人类的城市,也终将更好地服务人类。
深夜为读书人点燃一盏灯,一座城市就被点亮了。
这样一家书店,对流浪汉的睡眠需求和高级白领的知识需求,并不刻意区分地对待,真正体现人人都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灵魂平等的一员,不是恶意同情或者假意怜悯。
这不正是智慧城市的追求吗?
有很多奶茶店,免费给外卖小哥和环卫工人提供热水。这个举动也许很小,可是在这个冬天给人太多的温暖,流淌出的爱心和人文关怀让智慧城市更加名副其实,这种美丽每个城市都应该追求。城市的美,美在虽不经意却最温暖人心。公交车上,一次言语不多的让座,一个起身,一个交流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却给人一份最动容的感动;地铁里,不经意间给他人留出站立的空间,没有言语,没有计较,仿佛本就是那样的,一个闪身,一步后退,一个侧身,那么自然……
失去爱,天地黯然失色;拥有爱,就拥有了世界。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让每个人都幸福不正是智慧城市应该具备的吗?
堆砌得越来越高的高楼,拓展得越来越宽的街道,装饰得越来越豪华的火车站与商场,未必是人们的心愿之乡。时代发展越来越快,高新技术越来越先进,可是一座座高楼堵住了人与人交往的通道,堵住了心与心交流的机会,堵住了精神之间的碰撞,这样的城市能成为智慧城市吗?如果它没有给人的心灵留下值得怀念与追逐的细节,没有一景一物带有人类体温的温暖与惬意,这样的城市,虽然华丽的光芒让人眩晕,但它的门始终是向人关闭的。真正的智慧城市更应该融化钢筋水泥玻璃的冰冷,流淌出爱心并具有人文关怀的温情之美,让每一个人都可以真正融入其中。
城市是由人来居住的。空气中需要流淌一种关怀,一种生活的习惯,一种适于人的妥帖。这或许微不足道,却能开启人的心灵搭扣。
一座城,有感动你我的温情,真美……
名师点评
文章结合材料中小王的观点,认为智慧城市应该流淌出爱心并具有人文关怀的温情之美,角度明确,论证充分。开篇举出温州24 小时书店的事例,论证智慧城市应该使每一个人都有种心灵上的归属感。并进一步点面结合,列出现实生活中城市里诸多小小的温情之举,全面深刻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让每个人都有幸福感是智慧城市应该具备的。结尾处进一步强调,智慧城市追求的不仅是繁华时尚,更应该给人的心灵多留下一些爱与关怀,唯有如此,城市的大门才是敞开的。文章紧扣观点,层层深入,论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