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

热点直击

随着中共十九大的落幕,“中国教育”又一次被送到了风口浪尖。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教育强国”的目标:“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牢牢把握这一新定位,自觉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中来思考,放在国家需求中来部署,放在群众期盼中来谋划,更好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什么是“教育强国”?《中国教育报》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教育强国’目标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这是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教育强国”的理念一经提出,无疑给广大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各项成果,举世瞩目,但行至21世纪的今天,无疑也暴露出了诸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应试教育之弊”等问题。借中共十九大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适时对中国教育事业接下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需要的人才。”

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中国学生来说,“教育强国”这一论题可以说与大家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思考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也将为广大中国学生对自己求学道路的摸索、反思提供切实有效的经验与警示。

十九大之后,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说:“在教育工作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把人民对教育的期盼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把人民对教育的不满意作为改革的依据。”

“教育强国”,这四个字无疑值得每个与之紧密相连的人进行深入思考。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为学生,“教育”两个字与大家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学生都在努力扮演着“受教育者”的角色。十九大提出了“教育强国”的理念,这四个字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呢?

你对“教育强国”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立意方向

教育是立身之本,“教育强国”的理念与我国的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想要加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必然要对“教育强国”这一基础工程有所认识。在写作中,可以尝试从如下角度进行思考。

角度一 反思教育现状,针对“教育强国”提出建议

当前的中国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打倒“应试教育”的呼声甚嚣尘上,“应试”之祸到底是哪一方的错?除此之外,“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等问题也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反思。角度二 以全新的角度阐释教育的独特内涵

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中国漫长的教育历史中,我们能够找到关于“教育”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背后所蕴含的新的思路与处理方式。

角度三 以人为本,遵从人的天性,构筑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是国家性的指导思想,在每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中,传道授业者的思想也会对个体造成影响。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与校史,不同的教育精神将培养出截然不同的学生,“大学精神”值得大家思考。

角度四 构筑教育强国,从教育改革开始

对于目前的教育现状,感受最深的必定是身处其中的所有学子。关于现行教育体制,有哪些地方值得肯定,又有哪些地方应当变革,不妨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以小见大探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