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互联网……
黎 心
精典范文二
立意角度:应为古镇的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如果没有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就只是一个旅游景区。”我的学长张哥说。每年都要将数不清的记者、嘉宾从周边机场、火车站“摆渡”到乌镇会务组,土著张哥既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服务者,也是亲历者。
“有了互联网大会呢?”
身为乌镇土著,张哥的自豪溢于言表,不过,他更愿意保持一份神秘感:“你自己去看看好啦!”
的确,乌镇,需要自己去感受。
走进乌镇,意味着与过往的历史不期而遇。随水蜿蜒的石板小街,偶尔点缀的简约拱桥,斑驳的灰墙,乌黑的盖瓦,木质的窗棂……时光似乎在过去的某一时刻悄然停住。当游人尽去,岁月的底蕴在这里化为不可言喻的沉静与从容。是的,和想象中的一样,似乎只有这样熏染,才能陶冶出茅盾、木心这样的一代文化名人。就算不时有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识映入眼帘,乌镇似乎仍然是一个被遗落凡境的桃花源。
然而,只有真正走进乌镇,你才会发现,互联网已经渗入它的肌理。
四年前,当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这里的时候,小镇上的绝大多数店主并不认识甚至不关心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互联网风云人物姓甚名谁。而今,他们不仅把合影摆在店铺最显眼的位置,而且很多人真的成了每年都必定要见上一面的朋友。
当然,不只是“追星”,互联网的力量无处不在。这里有最舒适的无线网络环境和电子支付,让你购遍小镇商铺、尝遍每个美食小摊,不必花一分现金。这里的古老民宿,有七成预订来自网上订单。点菜,不必招呼服务员,“扫码”,菜到桌边;打车,不用伸长手臂,“扫码”,车到身前;有不懂的问题,“扫码”,一目了然……
当然,不只是“便捷”,互联网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乌镇,互联网打开了一扇通向无限可能的门。化为生活方式一部分的互联网,带给小镇人们的变化真切、实在。
乌镇,只是互联网上一个小小的节点。这里发生的一切,在已接入国际互联网24年的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着,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着。互联网,让素昧平生的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荣辱与共。正如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启用的会展中心的外形设计,虽不规整、有错落,却彼此映衬、相互支撑。
因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又不仅仅只是互联网上一个小小的节点。每年,这里发出的声音让世界侧耳倾听,因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互联网,关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命运,无论当下,还是未来。
如果没有互联网……你喜欢暮气沉沉的老人,还是喜欢时尚的“老顽童”?
名师点评
文章标题是一个假设复句的前半句,后半句以省略号代替,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接着,用一位乌镇土著居民的话作了回答:如果没有互联网,就没有互联网大会,就不会有乌镇的今天,那乌镇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旅游景区。接着在简单描绘了乌镇传统的一面之后,重点描写互联网给乌镇带来的巨大变化,暗示着:如果没有互联网,就没有今天的乌镇。结尾点题,用一个包含比喻修辞(“暮气沉沉的老人”比喻古老落后的乌镇,“时尚的‘老顽童’”比喻因为有互联网而与世界接轨的乌镇)的选择问句,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全文没有多少严肃的议论,却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作者的观点,足见其说服力与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