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常新,才能更好地传承
梅鹤扬

精典范文二
立意角度: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文化传承需要一定的创新
滔滔江水,汹涌不绝;中华文化,连绵不断。文化的薪火相传,使得中华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悠久、最常新的文化样式,其典雅高洁的风尚和雄浑高远的品格,在中国人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不断绽放着光彩。一览古时人们崇尚的“人生八雅”,足可见中华文化的魅力。而我以为,文化的魅力自足全在一个“新”字。就八雅其一的“诗”而论之,唯有新才足以传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香。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时代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诗歌的诗情画意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社会不断发展前进,人的精神世界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悄然改变着。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化,就需要新鲜的血液和与时代相符的气息,才能有充沛的生命力,并不断壮大。
诗情常新,新在形体和形式,诗的传承灵活巧妙。律诗、绝句华丽转身变为自由体,更亲切自然地表现当代人的情感。同时,月下执卷吟诗、人人口耳相传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在被信息主宰的现代,古代诗文应以全新的形式传播颂扬。如诗歌可以通过网络传播,还可以通过电视、电影传播。《中国诗词大会》让诗歌走进千家万户,以亲切的荧屏形象,唤醒了诗歌文化和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记忆,把诗歌简明雅致又意象丰富的形象播撒在人民群众的心间。
诗情常新,新在字里行间的语句情感,诗的传承深得同时代人的同感同悟。中华诗词不论是文言十足的文道深意,还是直接表象的白话新句,都能引起同时代人的共鸣,又能表达当时的情愁思绪。从“浊酒一杯家万里”到“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其中催人泪下的情感抒发,在文句的变化中体现了时代的变迁,新句子表达着新时代的情感。木心的一句“总觉得天长长,地久久”,虽改换了文句格式,却得以传承诗歌文化的自信与魅力。
名师点评
诗情常新,又新在诗的灵魂。这样一来,诗的传承才具有开创时代的传奇意义。现如今,早已没有兵荒马乱的动荡之忧,当下的中国处于政治清明、勇敢开拓的新时代。所以,我们的诗歌不必再有屈辱和忧伤,而应灌注正能量和新理念。诗歌的灵魂之声当合乎时代的呼唤,体现每个中国人的底气和自豪。
诗文化当如此靠新来传承,中华文化亦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代文人在传承中创新着中华文化,在创新中延续着厚重博大的文化灵魂。
文章逻辑严密又富有气势。作者通过对“新”这个典型的关键词进行深入剖析,逐步对“诗情常新”的论点加以严密论证,进而推理到中华文化亦“当如此靠新来传承”。文章的独特之处还有对“文化灵魂”与时代相结合的阐述,深刻而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