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深深镌刻在我们的血脉之中——我看改革开放40年

奋斗”深深镌刻在我们的血脉之中——我看改革开放40年

陈诗颖

精典范文四

立意角度:“奋斗”深深镌刻在我们的血脉之中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我们又迎来了改革开放40 周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C919 大型客机飞上蓝天,海水稻进行测产,“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认为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经过一代代人长期努力、不懈奋斗、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奋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血脉之中。

不是吗?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就是用奋斗书写辉煌篇章的代表。小岗村原来是一个很穷的小村子,户不满百,人口只有370 多。1978年,小岗村带头搞起土地承包(大包干),成了农村致富的典型。而作为安徽省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带领群众奋斗创业的事迹尤其值得一提。为了让村民家家户户都住上好房子,他在小岗村6 个年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一年春节都忙到大年三十才回家,年初三又回去给家家拜年。他和小岗村的村民一起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在沈浩以及全体小岗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魅力,并启示我们:我们希望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希望自己的家庭幸福富足,但幸福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祈求上帝能得到的回赠,而是靠脚踏实地奋斗出来的。

中关村,今天被人们称为“中国硅谷”,昔日,它只是北京城北面一个小村庄的名字。中关村为什么能成为科技、人才资源高度密集的领地?为什么能形成我国自主创新领域的品牌和旗帜?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中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陈春先、柳传志、俞敏洪、李彦宏、雷军、刘强东等为代表的敢为天下先的科技创新开拓者、奋斗者。1979年,被称为“中关村第一人”的中国物理所核聚变专家陈春先借用硅谷的发展眼光来审视中关村,发誓要通过奋斗“把中关村建成‘中国硅谷’”。建“中国硅谷”,从哪儿做起?陈春先感到说一千不如做一件,就先从我做起。他不遗余力地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播下了中关村创新、奋斗的第一粒火种。随后他又用不懈的奋斗带动更多的创业者,使中关村成为享誉中外的科技高地。

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奋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血脉之中,就让我们在共同的奋斗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吧!

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以概述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入题,意蕴隽永。之后,作者亮明自己的观点,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被人们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这两个典型事例,来诠释奋斗之于成功的重要性。全文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凸显了‘奋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血脉之中”这一中心。论证条理清晰,语言简练严谨,可圈可点,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