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却藩篱丝路通,互鉴文明煦春风——致哈萨克斯坦友人的一封信
马健铭
精典范文一
立意角度:包容尊重,文化多元
亲爱的哈萨克斯坦朋友:
展信好!
古时,我们的先辈越过漫漫黄沙,开辟出经贸交通的要道,拉开了中西交流的序幕;而今,随着新丝绸之路的开辟,各国的交流日益广泛,我也能有机会与你们鸿雁传书。在此,我想和你们畅谈一下自己对丝路精神的理解和看法。
遥想当年横亘在我们中间的漫漫黄沙大漠,阻隔了两国交往的脚步。丝绸之路的开辟,打通了我们交往的渠道,为两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我想,丝路精神正在于“通”,打通两地之间的交流之路,给予我们更加广阔的舞台和视野。
丝路开辟的初衷是经贸需要,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化思想的交流。当贵国商队越过黄沙、穿过茫茫的欧亚草原、抵达长安之时,带来的不仅仅是西域的萝卜、番茄和胡琴、琵琶,还有灿烂的文明、文化。大乘佛教沿着丝绸古道东进,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开花,并与我们本土文化相融合,成就了中华儒释道思想的硕果。可以说,丝路给予我们彼此宝贵的契机来丰富各自的文化,使彼此的文化推陈出新,绵延不绝。
交流难免会产生碰撞和摩擦,但是不交流所带来的巨大的壁垒和鸿沟,会加深彼此之间的不信任,而这正是冲突产生的根源。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为了消除对彼此的偏见,增加互信,秉承和平之心坦诚交往,而不是意图兵戎相向。你们的祖先建立起来的大食帝国和唐王朝一样,有着雄厚的国力和灿烂的文化,而两个大国之间竟数度爆发战争,令人扼腕。试想,倘若两国能多多交往,增加了解,又怎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旷日持久的毫无意义的战争呢?通过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彼此交流,我们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对自身的正确认识,从而秉持坦诚相待的态度处理两国关系。
而今,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丝绸之路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拓展,互联网成为推动交流、破除藩篱的有力武器。更可喜的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丝路方针得到包括贵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响应。贵国的外交部长在互联网大会上致辞时秀的一口漂亮的中国话,更是彰显了我们交往的广泛与深入。
我相信,丝路精神的光辉会透过迷雾,洒遍欧亚大陆。我也相信,我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会越来越多样化,甚至相见也会成为可能。期待着与你们在中国或是在哈萨克斯坦相逢。
此致
敬礼
一位来自中国的朋友
2018年3月1日
名师点评
“破却藩篱丝路通,互鉴文明煦春风”,画龙点睛标题好,文质兼美行文精。该文自出机杼,匠心独运,采用书信文体,新颖别致。作者深谙古人“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文化交流的真谛,娓娓道来,情理并茂,耐人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