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国家富强之根本
何轩宇
精典范文一
立意角度:首创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创新,引领时代主旋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这艘船因此得名“红船”,为后人所铭记。而这艘红船所搭载的首创精神更是流传后世。正因为有了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给中国革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因为有了首创精神,中国才能有喜人的发展。因此,我认为首创精神是使我们国家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根本。
何为首创精神?首创精神就是主动地提出建议、计划和发明,并加以实施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类活动最有力的刺激力量。
江泽民主席曾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首创精神可以使一个国家改变落后的面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例如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新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这是不同于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路线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也正因为有这一路线,中国的革命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时,邓小平同志首创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后,我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实现发展与反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唯有拥有创新的思想,才能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抓住机会,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成为大国、强国。
首创,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国家得以强大的基础。一个有首创精神的社会,不仅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而且有着光明的前途。而一个没有首创精神的社会,则会停滞不前,原地踏步。
清朝末年,闭关锁国。它表面上国富兵强,以天朝上国自居,实际上不仅缺乏首创精神,更因为闭关锁国错过了世界工业革命的潮流。假如清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改革科举制,促进国内科技发展,又怎会国力衰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再看战国时期,秦国凭借首创精神首先用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替代了奴隶制。其余几个国家虽然也有改革,却不彻底。有些国君整日浑浑噩噩,过一日算一日,只想着如何享乐,如何在国内巩固政权,不求发展,只求稳定,最终被秦国所灭。六国被统一的原因,主要是奴隶制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而缺乏首创精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六国固守传统,不敢破坏老祖宗留下来的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旧制度,没有秉承用改革来使国家强大的观念,一味用旧方法、旧体系训练军队,组织农耕,最终无法跟上秦国快速发展的脚步,一个个走向灭亡。
历史告诉我们,首创,是国家富强之根本。在距党的一大胜利召开近一百年的今天,我们应当不忘红船精神,改革创新,勇于首创,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名师点评
文章从首创精神的角度立意。作者先从正面阐述“首创,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国家得以强大的基础”,以中国革命的胜利及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典型例子来佐证;再从反面切入,以清朝为例,指出缺乏首创精神,闭关锁国,只能落后挨打;而后进一步列举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的事例,通过分析对比,诠释六国被秦国统一的原因,以此揭示秦国走向强盛的因素。最后,回归现实,升华主旨。全文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注重思辨,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