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精神

丝路精神

热点直击

习近平主席于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何为丝路精神?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的简称。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商业通道,而且是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多种宗教和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各个国家在长期交往中形成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历史上,丝路精神促进了丝路沿线国家的交往和经济的繁荣,使得不同的文明相互融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丝路精神正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事业、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今天,我们正在继承并发扬光大丝路精神。“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实践,已经并将继续为中国和各国人民带来福音。

其实,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同样需要丝路精神。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看待和践行丝路精神?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立意方向

这是一道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发表对丝路精神的理解和思考。丝路精神的要义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它对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与别国的经济往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考生作文时只要扣住丝路精神的要义作文,都是符合题意的。以下角度可供参考。

角度一 包容尊重,文化多元

“破却藩篱丝路通,互鉴文明煦春风。”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尊重道路选择。“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角度二 发扬丝路精神,共圆中国梦想

我们跨入新时代,丝路精神正当时。我们为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的优秀传统而骄傲自豪,我们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时代口号而欢歌起舞。回忆是为了纪念,崛起是为了梦想,遥想当年辉煌史,丝路花雨看今朝。发扬丝路精神,我们责无旁贷;共圆中华梦想,我们同心勠力;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携手努力。

角度三 弘扬丝路精神,坚持合作共赢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倡导对话和平,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推动通过对话找到各方关切的最大公约数,为妥善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发扬光大丝路精神,大同世界不再是梦。

角度四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丝路精神的实质,归根结底就是实践、实干、实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摞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干起来,做起来,行胜于言。凡事皆如此,“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实现亦需科学实践、智慧运作。唯其如此,方可事半功倍,行者无疆。行文中,可以联系具体实践,畅谈丝路精神结出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