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热点直击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当前,有关文化传承的呼声日益强烈而广泛。随着《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传统文化节目的热播,传统文化变身时尚元素,成功刷爆朋友圈、微博圈。随着这股热潮,国学经典迅速走进学生课堂,深受学生喜欢,被老师、家长重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迅速走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需要在自信中传承,文化也需要一定的创新,我们在热切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冷静地思考,使其在新时代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要在新时代肩负起的重任。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幽远淡定。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人生八雅”。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艺术形式和生活情致,大都指向高雅的人生追求,需要我们一定程度上的传承。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从“人生八雅”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叙述你的经历、体验,表达你的感悟、思索。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立意方向
这是一道涉及文化传承、颇具文化内涵的文题,也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文题给出的“任务指令”是“从‘人生八雅’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所以写作时要结合自己所选的关键词,或书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或表达自己的感悟,思索。具体说来,此题可有如下立意角度。
角度一 在文化自信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践行。书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时文人雅士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他们常以此来显示个人的文化素养。其中,书,指书法,而非书籍;画,即绘画,特指国画,即水墨丹青。一书一画,书写了国之强,描绘了家国梦,彰显着中国文化的自信与从容,需要我们加以传承。
角度二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文化传承需要一定的创新
人要现代化,社会要现代化,政治要现代化,创造也要现代化,连文化都要现代化。可以肯定地说,只有在“现代化”这个大题目下,才能做好中国当代这篇大文章,进而使中国的创造与创造力更具文化性,也使中国文化更具创造性。《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就是借助新媒体对文化传播进行的创新,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只有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使其具有更强大的创造力。
角度三 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化传承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是古人的“人生八雅”。人与时代关系密切,时过境迁,当下人的情感和生活情趣自然与古代不大一致,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哲学上“扬弃”的观点,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化传承。当然,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对差的一概排斥,对坏的一定要消灭。我们也反对错的,但重点在于弘扬对的;我们也批判丑的,但重点在于弘扬美的。
角度四 通过经历、体验或故事寓意记录文化传承
选取材料中规定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记录自己的经历、体验,或用故事寓意的方式,以记叙为主导来行文,体现文化传承。这个角度重点在于用个人的眼光来审视文化,用个人的体验来表达思想情感。
角度五 通过感悟思索歌颂文化传承
采用单一直接的歌颂视角,易于用铺排的方式抒发情感。我们要结合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善于运用已有的丰富的有关文化传承的思想情感,来热切抒发对文化的歌颂、对传承的颂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