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

热点直击

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 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我国对雄安新区建设智慧城市委以重任,无疑再次证明国家高层对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视。早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就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推出100 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随着雄安新区龙头效应逐渐显现,智慧城市有望进入加速发展期。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智慧城市”在许多城市落地开花,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宠儿。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新区的设立掀起新一轮智慧城市需求增长。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老何:“我觉得智慧城市应该有技术上的智能共享,还要有蓝天绿树的清新惬意。”

小王:“智慧城市要融化钢筋水泥玻璃的冰冷,流淌出爱心并具有人文关怀的温情之美。”

老张:“还要发扬城市个性,把城市特有的历史和文化要素最大限度地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杜绝千城一貌、城城一面。”

大勇:“城市的智慧就是人的智慧,我们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建设必须符合广大市民的利益,尊重民意、服务民众。”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立意方向

这是一道紧扣雄安新区智慧城市这个时政热点而设置的材料作文。结合材料中四个人物的议论,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话题的多角度性。何谓智慧城市?它为什么会成为近年来城市规划发展的宠儿?作为城市的主人,人们对智慧城市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呢?围绕这些问题,在审题立意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深入挖掘,谈谈这个热点话题的现实意义。

面对这个宏大的话题,切忌面面俱到。要仔细分析不同人物的观点,提炼关键词句,准确把握信息。老何的观点里有两个层面,技术上的智能共享和环境上的绿色家园;小王强调城市的温情之美;老张主张发扬城市个性;大勇认为智慧城市最终要为市民服务,体现了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

角度一 用智能科技打造绿色家园才是智慧之城该走的道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在享受科技智能带来的便捷之时,更渴望能有蓝天绿树的清新惬意。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许多问题也正困扰着这座“人间天堂”。诸如日益恶化的环境:噪音污染、交通拥挤、资源短缺……这些问题成了城市人最大的烦恼——许多人甚至开始向往没有污染、没有噪音的乡村生活。这就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必要性。如果不靠全体城市人一起呵护这个城市的一树一草,那么城市终究会成为人们的“受难”之所,而非“人间天堂”。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或许应该多想一想环境和人文,回归自然,而不仅仅看重金钱与钢筋水泥建筑的数量。良好的外在环境,是生活更美好的必要条件。

角度二 智慧城市要流淌出爱心与人文关怀的温情之美

城市是海纳百川的地方,人口密度极高,人员很复杂,人与人之间容易形成隔膜。人们装上门铃和防盗门,有了电话、手机和电脑,在现实中的沟通就更少了。工作的竞争和过度的疲劳,对未来的彷徨和迷茫,都会使人们感受到心灵的孤独。这就需要人们提高道德素养,培养宽容之心,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人。只有充满了谦让和关爱,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少一点等级,多一点平等;少一点竞争,多一点合作;少一点争吵,多一点和谐。城市,因人而精彩。城市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要以道德来涤荡心灵,引领崇德向善之风,进而树立现代公民的精神向度,塑造宽广的城市胸襟,打造温情的城市,让人们真正融入其中,享受城市生活的美好。

角度三 发扬城市个性,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别具一格的智慧城市名片

人们创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同时,城市的历史文化也陶冶着城市人的精神。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曾指出,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因此,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独特的城市精神。注重城市建设的个性和特色,把城市特有的历史和文化要素最大限度地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做到“一城一策”“百城百样”,杜绝千城一貌,城城一面。

角度四 智慧城市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始于人类的城市,也终会更好地服务人类

城市的智慧就是人的智慧,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建设必须符合广大市民的利益。智慧中的“智”是技术、“慧”是人,要注重“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做到城市管理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智慧城市建设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上,使居民生活便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把科技手段和人的幸福感充分结合起来,坚持需求牵引、效果为先,注重用户体验,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城市能不能积攒更多的人气,吸引更多的人才,成为衡量其竞争力和地位的重要指标。对于智慧城市而言,多做服务类的项目,并在其项目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让大众参与,是2018年提升智慧城市口碑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