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超然台[1]作
2025年08月10日
望江南·超然台
[1]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2]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3],且将新火试新茶[4]。诗酒趁年华。
【导读】………………………………………………………………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注释】
[1]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2]壕:护城河。
[3]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4]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