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感

秋日杂感

行吟坐啸独悲秋[1],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2],最怜无地可埋忧[3]

荒荒葵井[4]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5]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6]

【导读】………………………………………………………………

诗句作于顺治三年,此时苏州一带(吴中)已被清兵占领,故国沦丧的哀恸夹带着悲秋,如天风海雾般汹涌而来。于是激愤之言呼之欲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南明朝廷软弱无力,清兵铁蹄直下,江浙一带的水井都已荒枯,到处都是死亡。像东陵侯邵平那样的贵族也无力自保,自己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清军饮马大明江湖,期盼着和沧浪水的渔父一样,隐居以保节。

【注释】

[1]悲秋:典出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2]“不信”句:典出《文选》张衡《西京赋》及注:“秦穆公梦朝天帝,帝醉,以鹑首之地(今湖北襄阳、安陆一带)赐秦。时有谣云:‘天帝醉,秦暴金误殒石坠’。”后人以“天醉”喻政府混乱。

[3]“最怜”句:典出于仲长统《述志》诗:“寄愁天上,埋忧地下。”陈子龙在此是反用其意,说自己不相信苍天会长久昏醉而让清人一统中国。

[4]荒荒葵井:化用古乐府《十五从军行》中“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之句意,写民间在清兵蹂躏后满目凄凉,一片荒芜的衰败惨象。葵井:长满野草的水井。

[5]“寂寂”句:借秦亡后东陵侯邵平沦为庶人,在长安城外靠种瓜为生的故事概括众多王公大臣幸存者已沦为平民。

[6]饮马:给马喝水,此处指补给清军。渔舟:此处借指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