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姬传
李姬[1]者,名香,母曰贞丽[2]。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3]。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pǐ)[4],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5]。少风调皎爽不群[6]。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7],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8],然不轻发也[9]。
雪苑侯生[10],己卯来金陵[11],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12],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13],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14]。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15],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16],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17]?”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18],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19],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20]。姬置酒桃叶渡[21],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22]。中郎学不补行[23],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24],以金三百锾(huán)[25],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26]!”卒不往。
【导读】………………………………………………………………
《李姬传》,描写明末秦淮歌妓李香,不仅写了她擅长歌唱的艺术才能和不同流俗的风度,更突出写了她的见识和品格。她及时识破了阉党余孽的诡计,劝说侯方域拒绝阮大铖的利诱。她忠实于真挚的爱情,勉励侯方域保持气节。她坚持不肯与和阮大铖同流合污的开府田仰接近,敢于抗拒权贵的诱惑和威胁。李香虽出身低微,是个被人歧视的“小人物”,但她却能辨别是非,明察贤恶,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尚的品格。,《李姬传》无论在思想上或者在艺术上,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它成为侯方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也可算是清初散文代表作之一。
【注释】
[1]李姬:李香,明末南京秦淮名妓。
[2]贞丽:姓李,字淡如,秦淮名妓,李香假母。
[3]阳羡:江苏宜兴旧名。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人,为复社重要成员,明亡不仕,有《皇明语林》。
[4]贤否:贤与恶。
[5]张学士溥: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进士及第,复社发起人,著有《七录斋诗文合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夏吏部允彝:夏允彝,字彝仲,华亭(今属上海市)人,崇祯进士,官福建长乐知县,与陈子龙组织几社,与复社相呼应。南明弘光朝,官吏部主事。清兵渡江,于家乡起兵抵抗,兵败投水死。著有《幸存录》。
[6]风调:风度、格调。皎爽:纯洁爽朗。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
[7]周如松:苏昆生原名,本河南固始人,精通音律,善歌,为著名昆曲教习。明亡后,流落苏州。玉茗堂四传奇:即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玉茗堂是汤显祖书斋名。
[8]琵琶词:即高明《琵琶记》。
[9]不轻发:不轻易演唱。
[10]雪苑侯生:作者自称。雪苑:汉梁孝王林苑,初名兔园,规模甚大,司马相如等名士曾为座上客,故著名,也称梁苑。南朝谢惠连作《雪赋》,描绘梁苑雪景,传诵极广,故梁苑亦称雪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南。侯方域为商丘人,故称雪苑侯生。
[11]己卯: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时侯方域二十二岁。
[12]皖人阮大铖:字圆海,安徽省怀宁人。明天启朝为京官,依附权阉魏忠贤。崇祯初,削职为民,流寓南京,作戏曲,蓄声伎,结纳文士、游侠。南明弘光朝,依附马士英,官至兵部尚书。清兵渡江,出降,从清兵南侵,死于仙霞关。作有《春灯谜》《燕子笺》等传奇。事具《明史·奸臣传》。
[13]论城旦:被定罪判刑。城旦:古代刑罚名。《墨子·号令》:“以令为除死罪二人,城旦四人。”孙诒让《墨子闲诂》引应劭语:“城旦者,旦起行治城,四岁刑也。”后指徒刑或流放。阮大铖被判处“赎徒为民”,故云。
[14]为清议所斥:指复社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在南京联合发布《留都防乱揭帖》,揭发阮大铖为阉党馀孽,蓄意再起。清议:在野士人对时政之评议。
[15]贵池:今安徽省贵池县。吴应箕:即吴次尾。首其事:首先发起那件事情。
[16]假:借,委托。所善:所交好的人。王将军:事迹不详。
[17]盍:何不。叩:询问。
[18]铮铮:为人刚直的意思。
[19]世望:家世和名望。侯方域祖执蒲、父恂、叔恪,在明末天启、崇祯间为朝官,均立身正直,未阿附权阉魏忠贤,属东林党人。
[20]下第:指侯方域应江南乡试未中。
[21]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口,相传因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于此而得名。
[22]中郎:《琵琶记》演蔡伯喈与赵五娘故事,系据宋元间民间传说而作成,附会为东汉蔡邕之事。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23]学不补行:谓学问虽富,而品行有缺陷。补:修补,引申为掩盖。
[24]开府:古代高级官员设立官署,自选僚属,称“开府”。明清两代用以指称方面大员,如总督、巡抚。田仰:字百源,贵州人,与马士英有亲,弘光朝官淮扬巡抚。
[25]锾:货币量词。《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一说为六两,一说为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后借用为钱币数。三百锾:即三百金。
[26]卖公子:负心于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