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妹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1],而奠[2]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jī)梦[3]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4],遇人仳(pǐ)离[5],致孤危托落[6]。虽命之所存[7],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cī)肩而坐[8],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jù)躬蹈之[9]。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jǐng)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jiān)[10]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户入[11],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12],此七月望日[13]事也。汝在九原[14],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15],汝掎(jǐ)裳悲恸[16]。逾三年,予披宫锦[17]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18],一家瞠(chēng)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īní)[19]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矢(shùn)[20]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yì)[21],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chài)[22],犹尚殗殜(yè dié)[23],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24],阻人走报。及至绵惙(chuò)[25]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26];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zhūn xī)[27],尚未谋耳。先茔[28]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zuì)[29]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30],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31]。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导读】………………………………………………………………
本文是一篇哀祭散文。这篇文章以兄妹间的亲密关系作为贯串全部内容的线索,写出死者一生的经历,显示死者的品德,抒写了对死者的深情悼念。行文不拘格套,情真意切,哀婉凄绝,为祭文中脍炙人口的名作,是与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鼎足而三的祭文名篇。
【注释】
[1]素文:名机,字素文,别号青琳居士。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卒,得四十岁。上元:旧县名。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年)置。在今南京市。羊山:在南京市东。
[2]奠:祭献。
[3]觭梦:这里是做梦的意思。觭:得。语出《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滨三梦之法,二曰觭梦。”
[4]以:因为。一念之贞:一时信念中的贞节观。贞:封建礼教对女子的一种要求。忠诚地附属于丈夫(包括仅在名义上确定关系而实际上未结婚的丈夫),不管其情况如何,都要从一而终,这种信念和行为称之为“贞”。
[5]遇人仳离:《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肃欠)矣;条其(肃欠)矣。遇人之不淑矣。”这里化用其语,意指遇到了不好的男人而终被离弃。遇人:是“遇人不淑”的略文。淑:善。仳离:分离,特指妇女被丈夫遗弃。
[6]孤危:孤单困苦。托落:即落拓(tuò),失意无聊。
[7]存:注定。这句说:虽然是你命中注定,实际上也是天意支配的结果。
[8]差肩而坐:谓兄妹并肩坐在一起。二人年龄有大小,所以肩膀高低不一。语出《管子·轻重甲》:“管子差肩而问。”
[9]遽:骤然,立即。躬:身体,引申为“亲自”。蹈:踏,踩。此处意为实行。这句说:一到长大成人,你马上亲身实践了它。
[10]单缣:这里指用缣制成的单层衣衫。缣:双丝织成的细绢。
[11]适:刚好。奓户:开门
[12]则则:犹“啧啧”,赞叹声。
[13]望日:阴历每月十五,日月相对,月亮圆满,所以称为“望日”。
[14]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语出《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后泛指墓地。
[15]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意思是男子到了他举行冠礼(正式承认他是个成年人)。弱:名词。冠:动词。后因以“弱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期的年龄。粤行:到广东去。粤:广东省的简称。袁枚二十一岁时经广东到了广西他叔父袁鸿(字健槃)那里。袁鸿是文档巡抚金鉷(hóng)的幕客。金鉷器重袁枚的才华,举荐他到北京考博学鸿词科。
[16]掎:拉住。恸:痛哭。
[17]披宫锦:指袁枚于乾隆三年(1738年)考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请假南归省亲的事。宫锦:宫廷作坊特制的丝织品,这里指用这种锦制成的宫袍。因唐代李白曾待诏翰林,着宫锦袍,后世遂用以称翰林的朝服。
[18]厢:边屋。案:狭长的桌子。
[19]嫛婗:婴儿,引申为儿时。
[20]目矢(shùn):以目示意。
[21]婉嫕:温柔和顺。
[22]小差:病情稍有好转。差:同“瘥”。
[23]殗殜:病得不太厉害,但还没有痊愈。
[24]虑戚吾心:顾虑着怕我心里难过。戚:忧愁。
[25]绵惙:病势危险。
[26]付梓:付印。梓:树名。这里指印刷书籍用的雕板。素文的遗稿,附印在袁枚的《小仓山房全集》中,题为《素文女子遗稿》。
[27]窀穸:墓穴。
[28]先茔:祖先的墓地。
[29]周睟:周岁。
[30]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袁枚的堂弟袁树,字东芗,号芗亭,小名阿品,由进士任河南正阳县县令。当时也没有子女。
[31]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身、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许多宗属。无可继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按:专指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