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1]。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2]分辉,明河[3]共影,表里[4]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5],孤光[6]自照,肝胆皆冰雪[7]。短发萧骚襟袖冷[8],稳泛沧[9]浪空阔。尽挹西江[10],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11],不知今夕何夕[12]

【导读】………………………………………………………………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张孝祥出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七月到任。次年六月,被谗落职北归,途径湖南洞庭湖。时近中秋的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深邃的“宇宙意识”和勃然诗兴,使他援笔写下来这首词。

【注释】

[1]风色:风势。

[2]素月:洁白的月亮。

[3]明河:天河,一作“银河”。

[4]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5]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经年:经过一年。

[6]孤光:指月光。

[7]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8]萧骚:稀疏,一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9]泛沧:青苍色的水。

[10]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1]扣:敲击,一作“叩”。啸:撮口作声,一作“笑”。

[12]“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