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盐船文[1]

哀盐船文 [1]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2],仪征[3]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是时盐纲[4]皆直达,东自泰州[5],西极于汉阳[6],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绾(wǎn)其口[7]。列樯蔽空[8],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廓。一夕并命[9],郁为枯腊(xī)[10],烈烈厄运,可不悲邪?

于时,玄冥告成[11],万物休息。穷阴涸凝[12],寒威凛栗。黑眚(shěng)拨来[13],阳光西匿。群饱方嬉,歌咢[14]宴食。死气交缠,视面惟墨[15]。夜漏始下[16],惊飙勃发[17]。万窍怒号[18],地脉荡决[19]。大声发于空廓,而水波山立。

于斯时也,有火作焉。摩木自生[20],星星如血[21],炎光一灼,百舫尽赤。青烟睒睒(shǎn)[22],熛(biāo)若沃雪[23]。蒸云气以为霞,炙阴崖而焦爇(ruò)[24]。始连楫以下碇[25],乃焚如以俱没[26]。跳踯火中,明见毛发。痛謈(pó)田田[27],狂呼气竭。转侧张皇[28],生涂未绝[29]。倏阳焰之腾高[30],鼓腥风而一吷(xuè)[31]。洎(jì)[32]埃雾之重开,遂声销而形灭[33]。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发冤气之焄蒿(xūn hāo)[34],合游氛而障日[35]。行当午而迷方[36],扬沙砾之嫖疾[37]。衣缯败絮[38],墨查[39]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

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死丧之威,从井有仁[40]。旋入雷渊[41],并为波臣[42]。又或择音无门[43],投身急濑[44],知蹈水之必濡[45],犹入险而思济[46]。挟惊浪以雷奔,势若隮[47]而终坠。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积哀怨于灵台[48],乘精爽而为厉[49]。出寒流以浃辰[50],目睊睊(juàn)[51]而犹视。知天属之来抚[52],慭(yìn)流血以盈眦(zī)[53]。诉强死[54]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55]。若其焚剥支离[56],漫漶[57]莫别。圜[58]者如圈,破者如玦[59]。积埃填窍[60],攦(lì)指[61]失节。嗟狸首之残形[62],聚谁何而同穴[63]!收然灰之一抔(póu)[64],辨焚余之白骨。呜呼哀哉!

且夫众生乘化[65],是云天常。妻孥(nú)[66]环之,气绝寝床。以死卫上[67],用登明堂[68]。离而不惩[69],祀为国殇(shāng)[70]。兹也无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71]心绝。麦饭壶浆[72],临江呜咽。日堕天昏,凄凄鬼语。守哭迍邅(zhūn zhān)[73],心期冥遇。惟血嗣[74]之相依,尚腾哀而属路[75]。或举族之沉波,终狐祥[76]而无主。悲夫!丛冢有坎[77],泰厉[78]有祀。强饮强食,冯其气类[79]。尚群游之乐[80],而无为妖祟!人逢其凶也邪?天降其酷也邪?夫何为而至于此极哉!

【导读】………………………………………………………………

本文描述盐船失火情状,一面以时间先后为主轴,统率整个事件的描写次序,一面又从失火时的环境、氛围、船民垂死挣扎及死后形骸枯焦的各种凄惨景象展开。写景既有全景的鸟瞰,又有局部的刻划,多方面地再现出当时火焰冲天、烟雾迷漫、群声嘶号、焦尸浮江的惨况;描绘逼真,设喻贴切,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由于作者能熟练运用骈文的艺术技巧,承继了六朝骈文长于抒情、善于夸饰的特点,讲究对偶和用韵和用典,使文章声韵优美,感情饱满,气脉贯通。

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卷四中评价说:“汪中的骈文所以特出于当世,不仅在于他的有学和词采,更重要的在于他有真实的思想感情。他的每一篇作品,都不是率意而为,也不是无所为而为,而是经过长期的准备酝酿,发抒其不得不言的产物。”

【注释】

[1]1770年12月,扬州仪征县江面上盐船失火,毁船百余艘,死伤上千人,当时正在扬州探亲的作者亲眼目睹了这幕人间惨剧,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哀悼性骈文。

[2]“乾隆”句:《嘉庆扬州府志》作“乾隆三十六年十月”,《道光仪征县志》记为“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记年异。乙卯:即农历十九日。

[3]仪征:清属扬州府,长江下游重要河运转运码头,今江苏省仪征市。

[4]盐纲:明清盐业实行统销,由列名纲册的盐商赴盐场运销。这里指盐纲运盐船。

[5]泰州:盐产地,清属扬州府。

[6]汉阳:今武汉汉阳区。

[7]绾其口:控扼盐运之通道。绾:钩联,绾结。

[8]列樯蔽空:船上的桅杆排列,遮蔽天空。

[9]并命:同时丧命。

[10]郁为枯腊:烤成干肉。郁:通燠,烤。枯腊:干肉。

[11]玄冥:主冬令之神。《礼记·月令》:“冬季之月,其神玄冥。”告成:完成使命。此句谓冬令将尽。

[12]穷阴:指极其阴沉之气。李华《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后。”涸凝:指阴气极盛,几至凝结。

[13]黑眚:古代谓五行中由水气而生的灾祸。五行中水为黑色,故称。拔来:突然而来。

[14]歌咢:犹歌呼。《诗经·大雅·行苇》:“或歌或咢。”高亨《诗经今注》:“唱而有曲调为歌,唱而无曲调为咢。”

[15]视面惟墨:脸上呈现晦气之色。墨:黑气。

[16]夜漏始下:黑夜刚来。夜漏:因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故云。

[17]飙:暴风。

[18]万窍怒号:形容暴风大作,地上千穴万孔都发出吼叫声。

[19]地脉:地的脉络,此指长江。荡决:震荡涌溢。

[20]摩木自生:《庄子·外物篇》:“木与木相摩则然(燃)。”

[21]星星如血:形容星星之火显明刺目。

[22]睒睒:光焰闪烁貌。

[23]熛若沃雪:火焰迸飞入水,如同沸水浇雪一样。熛:迸飞的火焰。沃雪,枚乘《七发》:“如汤沃雪。”

[24]阴崖:阴暗潮湿的堤岸。焦爇:烧焦。爇:灼热。

[25]连楫:船连在一起。楫:船桨,代指船。下碇:犹今言抛锚。碇:停泊时为稳定船身用的石墩。

[26]焚如以俱没:一起焚烧而沉没。如:语助词。

[27]痛謈:疼痛地呼叫。田田:哀哭声。《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28]张皇:慌张,惊慌。

[29]生涂:生路。

[30]倏:迅疾。阳焰:明亮的火焰。

[31]“鼓腥风”句:腥风吹过,发出一种轻微的声音。吷:轻微的气流声。《庄子·则阳》:“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司马彪注:“吷,吷然如风过。”

[32]洎:及,到。

[33]声销而形灭:火灭后,人不但没有喊声,形体也消失了。

[34]焄蒿:《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注:“焄,谓香臭也;蒿,谓气蒸出貌也。”此指死人的冤气散发。

[35]游氛:游荡于空中的凶气。氛:凶气。

[36]当午:正午。方:方向。

[37]嫖疾:轻捷。

[38]衣缯败絮:指衣服的碎片。缯:丝织品的总称。

[39]查:同“楂”,烧焦的木头。

[40]从井有仁:下井救人,此指涉险救人。语出《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其为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孔颖达注:“仁者必济人于患难,故问有仁者堕井,将自投下从而出之不乎?”

[41]雷渊:有雷神的深渊。《楚辞·招魂》:“旋(xuàn)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

[42]波臣:犹言水族。《庄子·外物》:“(鲋鱼曰)我东海之臣也,君岂有升斗之水活我乎?”

[43]择音无门:找不到避火的地方。音:通“荫”,遮蔽,可以躲避的地方。

[44]急濑:湍急的水流。

[45]濡:沾湿,这里指淹没。

[46]思济:希望得到援救。

[47]隮:上升。

[48]灵台:指内心。《庄子·庚桑》:“不可内于灵台。”

[49]乘:依恃。精爽:灵魂。厉:厉鬼。《左传·昭公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

[50]“出寒流”句:谓遇难者的尸体从冰冷的江水中漂浮出来,已有十二天了。浃辰:古代以干支纪日,自子至亥一周为十二天,称之为浃辰。浃:周匝。

[51]睊睊:侧目相视的样子。这里说死者死不瞑目。

[52]天属:即天性之亲,指父子、兄弟、姐妹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抚:抚慰,悼念。

[53]“慭流血”句:说死者眼眶流血。据说人暴死后,亲人临尸,尸体会眼鼻出血,以示泣诉。慭:又作“慭”,伤痛。眦:眼眶。

[54]强死:横死,暴死。

[55]意:表情,示意。

[56]焚剥支离:肢体被烧得残缺不全。支离:分散。

[57]漫漶:模糊不清。

[58]圜:同“圆”。

[59]玦: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

[60]积埃填窍:尸体七窍充满泥土灰尘。窍:七窍,指口、鼻、眼、耳七孔。

[61]攦指:手指折断。节:骨节。

[62]狸首:指形体残缺。韩愈《残形操序》:“《残形操》,曾子所作。曾子梦一狸,不见其首,而作此曲也。”

[63]“聚谁何”句:谓不知姓名的人被同葬在一个坑穴里。谁何:谁人。

[64]然:同“燃”。一抔:一掬,一捧。

[65]乘化:顺应自然规律而死。

[66]妻孥:妻子和儿女。

[67]以死卫上:因保卫国君而死。

[68]用:因而。登明堂:指受尊敬,享祭祀。明堂:古代帝王宣政教、行祭典的地方。

[69]离而不惩:语出《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不惩:不悔。

[70]国殇:为国事而死的人。

[71]居人:留存者,指活着的亲人。

[72]麦饭壶浆:带着酒饭来祭祀。麦饭:麦子做的饭,引申为粗粝的饭食。

[73]迍邅:难行貌。

[74]血嗣:嫡亲的儿孙。

[75]腾哀:放声大哭。属路:路上接连不断。属:连续。

[76]狐祥:语出《战国策·楚策》:“父子老弱俘虏,相随于路,鬼狐祥而无主。”狐祥:谓彷徨,徘徊无依之意。

[77]“丛冢”句:那些无主的死者在乱葬的坟中也有自己的圹穴。坎:坑,墓穴。

[78]泰厉:死而无后的鬼。《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疏:“曰泰厉者,谓古帝王无后者。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

[79]“强饮”二句:勉强吃点喝点,凭借着鬼友之间的气味相投而度日。冯:同“凭”,凭借。类:一致,投合。这里是安慰鬼魂的话。

[80]“尚群游”句:表示劝勉之词。祭中常用“尚飨”一语,此即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