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传[1]

徐文长传 [1]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2]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chǔ)[3]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浸浸[4]知向慕云。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5]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6],属文长代作表[7]。表上,永陵[8]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9],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10],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11]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12],遂乃放浪曲糵(niè)[13],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14]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15]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徵仲之上[16]。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17]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篑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予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18]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líng yǔ)[19]。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20],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21]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22]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导读】………………………………………………………………

袁宏道的《徐文长传》是一篇著名的人物传记。徐文长是一个奇人。他在诗歌、戏曲、绘画、书法等方面成就颇高,堪称一代名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里,都有他崇高的地位。但是他一生遭遇波折。他在世时,虽然不算无名之辈,还几乎做出一番事业,但最终如这篇传记所说的,“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他死后,名字便渐渐为人忘了。袁宏道发现了他,为他刊布文集,并为之立传,使这位尘霾无闻的人物终于大显于世,进而扬名后代。一篇简短的传记文,竟能重振一个被世遗忘的人物的声名,也可称为奇文。

《徐文长传》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怀才不遇的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描写他的狂放与悲愤,以及他不惜以生命与世俗相抗衡的悲剧命运。我们在字里行间可以明显看到作者的情感倾向,对徐文长其人,作者视为知己;对徐文长其文,作者钦佩有加。文章以“悲夫”二字结尾,感情深沉而寄意深远。

【注释】

[1]徐文长,即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道士。明代文人,在诗文、戏曲、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相当成就。有《徐文长集》30卷,《逸稿》24卷,杂剧《四声猿》,戏曲理论著作《南词叙录》等。

[2]适:往,到。

[3]楮:落叶乔木,叶似桑,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

[4]浸浸:渐渐。向慕:向往倾慕。

[5]诸生:明代经过省内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名目,统称诸生。

[6]会得白鹿:《徐文长自著畸谱》:“三十八岁,孟春之三日,幕再招,时获白鹿二,……令草两表以献。”

[7]表:一种臣下呈于君主的文体,一般用来陈述衷情,颂贺谢圣。

[8]永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此用来代指嘉靖皇帝本人。

[9]沙门:和尚。秽:丑行。

[10]数困:指徐渭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考中。

[11]不偶:不遇。

[12]有司:主管部门的官员。

[13]曲蘖:即酒母,酿酒的发酵物,后遂以之代指酒。

[14]嗔:生气。

[15]羁人:旅客。

[16]王雅宜:即王宠,明代书法家。文徵仲:即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17]下隶:衙门差役。

[18]数奇:命运坎坷,遭遇不顺。

[19]囹圄:监狱,这里指身陷囹圄。

[20]间世:间隔几世。形容不常有的。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21]芜秽:杂乱、繁冗。

[22]梅客生:梅国桢,字客生。万历进士,官兵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