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 梦

惊 梦

(《牡丹亭》第十出)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1],人立小庭深院。炷[zhù]尽沉烟[2],抛残绣线,恁(rèn)今春关情似去年[3]

【乌夜啼】晓来望断梅关[4],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5]。(旦)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6],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7],没揣菱花偷人半面[8]。迤(yí)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9],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10],惜花疼煞小金铃。(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11]?(合)朝飞暮捲[12],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13]

(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14]。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15]?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16],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中足也。提他怎的?

【尾声】观之不足由他缱(qiǎn)[17],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18],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开我东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19]。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导读】………………………………………………………………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与王实甫的《西厢记》齐名。《牡丹亭》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爱情故事,汤显祖创作中的“至情”思想,亦受到后世剧作家推崇。由情而梦,由梦而死,死而复生,终成眷属。全剧共五十五出,这里节选的是剧本第十出中的“惊梦”中的前半部分“游园”一段。《游园》由六支曲子组成。前三支曲子主要写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后三支曲子主要写丽娘游园中的所见所感。从这几支曲子里,我们看到了杜丽娘的幽怨、觉醒、感伤,看到了她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为后文遇见柳生“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埋下铺垫。曲词华美,描写细腻生动,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所言,读来让人“口角生香”。

【注释】

[1]乱煞年光遍:意谓使人眼花瞭乱的春光到处都是。

[2]炷:燃烧。沉烟:沉香燃烧的烟,这里指沉香。

[3]恁:恁么的省文,即为什么。

[4]梅关:在大庚岭上,宋代蔡挺置。这里是虚指。

[5]宜春髻子:饰有宜春彩燕的发髻。古代妇女在立春日,剪彩为燕形,贴宜春字戴之。

[6]晴丝:在春天晴朗的日子,飘荡在空中的游丝。

[7]花钿:泛指妇女戴的、嵌有金花珠宝的首饰。

[8]没揣:不料。菱花:镜子。

[9]翠生生:色彩艳丽、鲜明。茜:鲜明。

[10]泥:玷污。

[11]良辰美景谁家院:此句与上句均出自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过者难并。”

[12]朝飞暮捲:是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云浦,珠帘暮捲西山雨。”的省文。

[13]锦屏人:泛指幽居深闺,不能领略自然美景的人。韶光:春光。

[14]荼蘼:花名,属蔷薇科。夏日开花,白色,重瓣。这里指荼蘼架。

[15]“牡丹虽好”二句:皮日休咏牡丹诗有“独占人间第一春”句。牡丹当春尽才开花,故有此反问。整句意为:牡丹虽美,但它开花太迟了,怎么能占春花中第一呢?这里寓有杜丽娘对美丽的青春被耽误了幽怨和伤感。

[16]生生燕语明如翦:形容燕语明快如剪。

[17]缱:留恋不舍。

[18]十二亭台:虚指,犹言所有。

[19]沉水香:沉香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