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故世又称临川先生。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新党领袖。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所作多为有关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文,其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苏轼赞他“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期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