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楼[1]

登太白楼 [1]

昔闻李供奉[2],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3]

欲觅重来者,潺湲(chānyuán)济水流[4]

【导读】………………………………………………………………

此诗写登太白楼所见所感。前四句借事见情,后四句写景见情。作者把李白当年登楼和自己今日登楼捏合到一起写,明写太白,暗写自己,写得极有才情,极富个性,表现了王世贞敢于与李白攀比的雄心、气魄,李贽称王世贞“少年跌宕,……气笼百代,愈不可一世”(《藏书》卷二十六)。王世贞这种个性,在这首诗中表现得很突出。这首诗写得也像李白,海阔天空,气韵高古,颇得李白诗歌之韵。

【注释】

[1]太白楼:在今山东济宁。济宁,唐为任城。李白曾客居其地,有《任城县厅壁记》《赠任城卢主簿》诗。相传李白曾饮于楼上。唐咸通中,沈光作《李白酒楼记》,遂名于世。后世增修,历代名流过此,多有题咏。

[2]李供奉:即李白。《新唐书·李白传》:“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3]“白云”二句:以天高海阔、白云明月,喻李白心胸博大、高朗。曙:黎明色。天门:星名,属室女座,此指天空。

[4]潺湲:水缓缓流动貌。济水:古水名,源出河南王屋山,东北流经曹卫齐鲁之地入海,下游后为黄河所占,今不存。济宁为古济水流经地域,金代为济州治所,故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