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疲劳的分类

三、疲劳的分类

疲劳是一个多系统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高强度劳损状态,从而产生许多临床症状。疲劳一般分为身体型和心理型,身体型又可分为肌肉型、筋膜型、骨关节型、脏腑型、代谢型、功能型疲劳;心理型分为情感型、心理型、精神型、神经型疲劳。按照疲劳时间分慢性疲劳和急性疲劳。由于慢性疲劳综合征证候复杂多样,有的虽经反复检查仍不能查出明确病因。疲劳的症状与易混淆的病证:

(1)手脚无力,头昏脑涨,乏力嗜睡等神经症状,常被认为微量元素缺乏,或被误诊为感冒、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2)胃肠道不适,或腹中嘈杂而饮食不香,常被认为患有胃肠道疾病或胃肠神经官能症。

(3)肌肉酸痛,按之胀痛,或肋痛,腹痛,腰背痛,或定痛不移,或游走,又不能用运动过度来解释,常被误断为风湿或内脏疾病。

(4)失眠、心神不安,心情沉重,极度疲劳感,常为误诊为焦虑抑郁等精神性疾病。

(5)心胸压抑,胸闷心悸感,常被怀疑患有心脏疾患。

中医学很早以前就非常重视人身体的疲劳现象,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称谓。如:疲乏、无力、倦怠、五劳七伤等等。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情况,疲劳可以表现在不同的部位上,除全身乏力外,有四肢怠惰、腰腿酸软、精神不振、视力疲劳、阳痿早泄、反应迟钝等等,疲劳既可出现在健康人身上,也是很多疾病中出现的某一个症状。因此,长久的疲劳既是一些疾患的原因,其本身也可能是某种疾患的一种情况,换言之,疲劳可能蕴藏着某种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