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眩晕

十三、眩晕

(一)临床表现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二)治疗原则

益气养血,舒经活络、祛风散邪。

(三)应用产品

薄荷精油、茶树精油、佛手精油、柠檬精油。

(四)操作步骤

(1)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受术者一侧。

(2)施术者手持刮痧板,与皮肤呈45°斜角,从太阳起向后刮至后发际风池,沿悬厘、率谷向后刮,头顶部百会向下刮至悬厘、率谷、大椎、肩井、陶道处,而后向外刮华佗夹脊、脾俞、肾俞、气海、关元,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均沿经络走行方向由上往下刮。

(3)用刮痧板在颈项部刮痧,从风池到肩部,风府到大椎穴,反复刮拭,从上向下,微微出痧为度,改善脑部供血。每次刮拭10~15遍,每天操作1次。

(4)病情重、体质好的受术者,刮痧宜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病情轻,体弱年迈,精神紧张的受术者宜用补法。

(5)皮肤上痧退后再进行下一次刮痧,通常每次选择3~5个部位。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进行刮痧时,每个部位一般刮拭时间为3~5min;用补法刮痧时,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为5~10min。

(五)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2)调适情志,避免精神刺激。

(3)痰浊上扰者,饮食宜清淡。

(4)眩晕发作时,立即卧床安静休息,松开受术者的衣服纽扣、腰带。

(5)不要摇动受术者的头部,以免眩晕加重。可在受术者头部放冰袋或冷水毛巾。原因不明者请医生来治疗。

(6)受术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医生应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受术者紧张情绪及顾虑。

(7)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通畅,光线尽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宜少盐。

(8)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