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热

一、发热

(一)临床表现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外感发热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脉数等是其基本临床特征。外感发热起病急骤,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发热或高热,也有少数疾病是微热者。热型有发热恶寒、但热不寒、蒸蒸发热、身壮热、身热不扬、寒热往来、潮热等。发热时间,短者几日即退,长者持续10余日或更长时间热势不解。最常伴见口干烦渴,尿少便秘,舌上少津等热伤津液之症。除发热外,必伴随有病变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咳嗽、胸痛、胁肋胀满、便秘、泄泻、小便频急等。

(二)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

(三)应用产品

以清水或橄榄油为介质,使用玉质或水牛角刮痧板

(四)操作步骤

(1)受术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施术者立于其一侧。

(2)施术者用刮痧板蘸取少许薄荷精油或清水,沿患者背部脊椎两侧风门、肺俞,颈部,胸部肋间,肩肘,肘窝及胭窝等处轻轻刮动,刮至皮肤微红发紫为度。

(3)重点刮拭穴位:大椎、曲池、委中,以出痧为度。

(4)轻者,每天1次;重者,每天2次。

(五)注意事项

(1)若是体温超过39°或伴随的全身症状严重如呼吸困难、剧烈头痛或腹痛等,需立刻就医。

(2)长期发热,需先查明发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