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一、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药物种类繁多、给药途径不同、患者体质不同都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一)药物自身的因素

一种药物常有两种以上的作用,其中一种作为治疗作用时,其他作用就是副作用。有些药物制剂中含有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着色剂、杂质等,均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有些药物的分解产物是有毒的,如副醛在贮存过程中可分解乙醛,进一步氧化成有毒的乙酸。有些药物分子比较小很容易与人体细胞、组织结合,也可沉积在人体内脏和骨组织中,终身代谢不出去,成为人体组织的一部分。

(二)个人因素

人体体质不同,性别差异,年龄大小,都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药物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3倍。有些耳毒性抗生素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小儿排泄比成人慢,只要达到一定的剂量,就可引起中毒反应。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参与药物代谢和消除的酶发育较差,血-脑屏障功能发育不完善,更易产生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异性体质也是引起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

(三)与药物吸收、分布、排泄有关的因素

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关,常表现为剂量依耐性,因此与血液药物浓度密切相关的药物,其吸收、分布、排泄等有关因素对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重要影响。如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会增加游离药物的浓度,会使药效增强,以致产生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受损时,对依赖肝脏代谢解毒或肾脏排泄的药物,将会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易引起不良反应。

(四)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加强疗效,减轻副作用,采用联合用药是很普遍的。与此同时,联合用药过程中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常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如抗焦虑药地西泮和催眠药水合氯醛合用可致过度抑制;降低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的倾向。还有很多药物一起服用发生化学反应,改变了药物药性,并且可能对人体有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