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全息定位及主治(图5-1)
图5-1 面部全息图
1.头面
定位:额正中线上1/3。
主治:头面疾病、脑病。
2.咽喉
定位:头面与印堂连线的中点。
主治:咽喉炎、喉炎、声带结节、梅核气等。
3.肺
定位:前额中线两侧,前发际下,眉骨以上,额角以内。
主治:感冒、鼻炎、咽炎、胸闷、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4.心
定位:位于印堂到鼻梁骨的最低处(正当两目内眦连线的中点)。
主治:心慌心悸、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烦失眠、健忘、焦虑等。
5.肝
定位:心区与脾区连线的中点。
主治:肝病、胆病、肝郁、梅核气、乳房胀痛及两胁疼痛。
6.胆囊
定位:在肝区两旁,当目内眦直下,与肝区相水平。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黄疸等。
7.脾
定位:位于鼻尖,素髎穴。
主治: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泄泻、贫血等。
8.胃
定位:位于脾两侧,鼻翼的中央偏上方。
主治: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泻。
9.膀胱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相当于水沟穴的位置。
主治:膀胱炎、尿道炎、尿结石。
10.子宫(男为前列腺)
定位:位于鼻下、唇上人中沟即是。
主治:痛经、阴部痛、腰痛、前列腺炎、阴道炎。
11.胸(乳房)
定位:在目内眦稍上方,心穴两旁眼内毗至眉弓骨内沿处。
主治:胸痛、胸闷、乳房胀痛、产后乳少等。
12.小肠
定位:在颧骨的内侧,双眼眶下眼睑处,又称下眼泡,与肝区、胆区在同一水平。
主治:泄泻、消化不良、疳积、腹痛。
13.大肠
定位: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起自右颧骨下缘右嘴角为升结肠,右颧骨至左颧骨中间穿过肝胆反射区为横结肠,自左颧骨下缘向下为降结肠、乙状结肠至口唇下承浆穴处为直肠,肛门反射区。
主治:便秘、腹痛、泄泻等。
14.肾
定位:在颊部,当鼻翼水平线与太阳穴的垂直线相交处。
主治:腰痛、肾虚、尿频、尿急、遗尿、癃闭等。
15.肾上腺
定位:位于两肾区上方。
主治:腰痛、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尿频、尿急。
16.输尿管
定位:自肾穴斜下行至膀胱穴一带状部位。
主治:尿结石、肾虚、腰痛、尿频尿急。
17.脐
定位:肾区稍下方,下颌切迹凹陷中。
主治:绕脐腹痛、腹泻、便秘、腹胀、元气亏虚。
18.两肋
定位:位于双眼眶双眉骨处。
主治:胁痛、肝郁。
19.胰腺
定位:位于鼻尖头两侧。
主治:脾虚、胰腺炎、糖尿病。
20.肩胛(背)
定位:在耳屏前方。
主治:肩胛酸胀痛、背胀痛。
21.肩
定位:在颧部,目外眦直下,颧的上缘,平小肠区。
主治:肩臂疼痛、肩周炎。
22.臂
定位:在颧骨的后上方,肩区的后方,颧弓下缘处,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闭口有孔张口消失,为下关穴处。
主治:臂痛、中风后遗症。
23.手
定位:在臂区的下方一横指处。
主治:手背肿、腕关节扭伤、手指痛。
24.股里
定位:即大腿的内侧面,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
主治:大腿内侧疼痛、腰痛。
25.大腿
定位:在耳垂与下颌角连结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主治:大腿痛或活动不利。
26.膝关节
定位:两牙床的中央,相当于颊车穴的部位。
主治:膝关节痛、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滑囊炎、关节腔积液。
27.膝膑
定位:位于下颌角上方凹陷处。
主治:膝关节滑囊炎、髌骨软化症、髌骨滑膜炎。
28.小腿
定位:在下颌角的前方,下颌骨上缘处,咬肌前为大迎穴处。
主治:腿肚转筋、小腿痛。
29.足踝
定位:在小腿反射区的前方,目外眦直下,下颌骨上缘处。
主治:足部肿痛,踝关节扭伤,足跟痛、足底痛。
30.牙
定位:下颌骨颌孔上,嘴角直下一横指。
主治:牙痛、牙酸、牙龈出血、牙龈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