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芜存菁
纽豪斯500万美元的出价,对“康德·纳斯特出版公司”(Conde Nast Publications,Inc.)董事长兼总裁伊瓦·帕特切维奇(Iva Patcevitch)来说,也是好价钱。这家时装杂志公司原来的老板早在20年前已经去世,但是公司仍然沿用他的姓名。举止优雅满头银发的帕特切维奇是现任的老板,一般人都称他“柏特先生”,愿意将他个人持有,可以掌握公司经营的47万股股票卖给纽豪斯。不到三个星期之间,纽豪斯又从其他小股东手中加买了5万股(总共购得公司所有权的52%),并且说服帕特切维奇留下来,继续替他督导公司的营运。帕特切维奇把股权卖给纽豪斯的事通知员工们,并且表示纽豪斯只是一个“幕后投资者”,并将保证康德·纳斯特杂志所有一切政策、管理、营运毫不改变。
多年来,由康德·纳斯特经营的这家杂志公司业务一直蒸蒸日上,少有对手;不过,到最后却免不了业务逐渐走下坡的命运。自从1959年纳斯特买下《时尚》杂志,它的出版路线十分单纯,标榜的是贵族格调和奢华气质。纳斯特本人个子不高相貌英俊,出身于圣路易贫困家庭。他和长期担任总编辑的埃德娜·乌尔曼·蔡斯(Edna Woolman Chase)共同努力,把《时尚》办成巴黎时装和纽约上流社会生活的剪影。纳斯特的杂志不以广大读者为对象,他把《时尚》定位于社会精英的杂志,广告版面只卖给有特色或高品味的广告商。他坚持的原则是——“高”阶级,非大众(“Class,not mass”)。杂志内容也包括一些精选文章和高雅图片,但是它仍维持一成不变的原始目的:促销产品。正如纳斯特自己所形容的:“以言论版面的内容为饵,我们摆脱绝大多数品味平凡的人,只专注钓猎有能力购买高价值产品的十万名高水准人士。”
从一本默默无闻的社交性期刊,《时尚》发展成统领风骚的美国时装杂志,纳斯特又陆续收购许多杂志界中出色的刊物,他旗下杂志包括《浮华世界》(Vanity Fair)和《家与园》(Houseand Ganden)。1929年,因为股票市场崩盘,纳斯特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自此之后他的财务状况一直不佳。《浮华世界》可能是20年代中最好的杂志,可是到了1936年,时移境迁,不幸被迫停刊。在他死前三年,纳斯特在1939年创刊《魅力》(Glamour)杂志,它成为美国年轻妇女中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也是康德·纳斯特出版公司当年盈余最丰厚的杂志。虽然纳斯特的所有股权最后转入一些英国出版商手中,《时尚》却始终引领社交风尚历久不衰。由《时尚》杂志以龙头地位领军,康德·纳斯特旗下所属杂志皆“品味上行下效”(Taste percolates downward),此种行销理念,影响遍及全国。
在英籍业主伯瑞家族(the Berry farmily)接收控股权之前,帕特切维奇以编务总监兼发行人身份,经营公司20年。由于个人财力不足以买下整个公司,帕特切维奇只得兜售自己拥有的股权,并洽谈过几次交易(包括亨利·鲁斯的“时代”公司曾拒绝其要价)都没成功,直到最后萨姆·纽豪斯的出现。当时,康德·纳斯特公司所属刊物包括发行量高达41.5万份,有广大读者的《时尚》,以及《魅力》、《新娘》杂志(Bride’s)、《家与园》、《时尚的服装式样》(Vogue Pattern Book),还有承印《纽约客》等其他期刊,设在康奈迪克州规模颇大的一家印刷厂。不过,在这种雄大规模的背后,康德·纳斯特杂志集团实际上是呈亏损状态。在1959年卖给纽豪斯家族之前,这家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在1958年公布的财务报表中,年营业额2000万美元,净赔22.5万美元;再前一年,1900万美元营业额,赤字13.2万美元。在买下康德·纳斯特杂志集团之后不久,纽豪斯又买下拥有不少高水准期刊的“斯特里特·史密斯出版公司”(Street&Smith Publishing House)。以400万美元收购斯特里特·史密斯出版公司以后,纽豪斯停掉了《魔力》(Charm),将之并入他已有的《魅力》,他的考虑是这两份杂志都是以年轻读者为诉求,不需重复。他对新买下的杂志《年轻主妇生活》(Living for Young Home-makers)也作了停刊处理,并入《家与园》(House&Garden)。把竞争对手的杂志买下停刊后,使得纽豪斯的广告推销员替第一期合并后发行销路超过100万份的《魅力》轻轻松松地拉广告。对“斯特里特·史密斯”旗下刊物,纽豪斯去芜存菁,像《淑女》杂志,他不但保留下来,还成为纽豪斯旗下期刊中的要角。在转型期间,帕特切维奇仍居原职,他每星期一或二向萨姆·纽豪斯作午餐汇报。在接下康德·纳斯特权不到一年,业绩立即好转,净利居然高达160万美元。接手康德·纳斯特还有一层意义远超过财务盈余。一向在报业圈子里被形容为专拣破烂的穷孩子,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最有名时装杂志的阔老板。不过,萨姆·纽豪斯依然不忘专注于独占各大城市市场的报业,仍视它们为自己媒体王国最大财源。他从报纸上所获得的盈余,比月刊杂志不知道丰厚多少。但是他了解拥有《时尚》杂志使他在社交界中力争上游的妻子,感觉无限兴奋。
萨姆和他妻子都成了康德·纳斯特出版公司董事会董事,蜜芝得以每年飞往欧洲一次,遍访顶尖的服装公司并尽情采购,同时更以《时尚》新主人的身份,受到皇室人士般的尊贵礼遇。她经常举办豪华盛宴,贵宾包括许多康德·纳斯特的高级主编和广告客户。由于她身材娇小,《时尚》雇请模特儿时,从来不敢忽略展示小号尺码服装的模特儿。在《时尚》的篇幅里,经常力捧蜜芝,称她为纽约社交界的台柱,当然,绝对避免让读者知道她丈夫就是杂志老板。1964年的一期《时尚》专捧社交名流的专栏“大家谈……”里,将蜜芝·纽豪斯描述得十分尊贵,形容她“极像贝利克(Belleek)出产的精品瓷器,色彩淡雅,细致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