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美国出版事业

第九章 重塑美国出版事业

史塔兹·德克尔(Studs Terkel)记得,当他最初听到这个想法时,认为有些不可思议,可是进而深思之后,豁然觉得简直妙极了!用非常生动的笔法,比照描写一个中国小村庄的方式,向读者栩栩如生地介绍芝加哥的生活

60年代中期,德克尔是芝加哥地区广播电台“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兰登书屋”旗下部门“诸神出版部”负责人安德烈·希夫林(Ande Schiffrin)在电话上向他提出建议。希夫林说,参照詹·米铎(Jan Myrdal)的书《来自一个中国村庄的报道》(Report from a Chinese Village)的写作方法,详细报道芝加哥人的生活方式。

他接受了编辑的构想,写出一本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形形色色一条街——美国》(Division Street:America),他生动地描述横越芝加哥心脏地区的一条街,以及捕捉居住都市中美国人们的心声。这本书奠定德克尔在文坛的一席之地,他也从此对希夫林言听计从、忠心耿耿。“我之所以能有今日作家的成就,一切都归功安德烈的指点。”德克尔说,他总共写了六本由“诸神”出版的书,包括1985年获普立策奖的《圣战·二次世界大战口述历史》(The Good Wa r·An Oral History of world warⅡ)。

德克尔的文学经历,是许多希夫林一手培植出来的作家们典型故事,他们心怀知遇,从此成为“诸神”旗下有如家人般传统的一部分。希夫林的父亲开创这项传统,儿子后来沿袭下去。1942年库特·吴尔夫(Kurt wolff)和妻子海伦创办了“诸神出版公司”,第二年杰奎斯·希夫林(Jacqures Schiffrin)加盟——三位知名的出版界先驱都是由纳粹占领下的欧洲逃亡赴美。杰奎斯是名作家安德烈·吉德(Andre Gide)的密友,“诸神”在出版事业上的成功,以及树立了思想先进的美誉,杰奎斯功不可没。

1961年本尼特·赛尔夫买下“诸神出版公司”将之纳入“兰登书屋”旗下。他并且慧眼赏识希夫林的儿子安德烈,请他负责经营这份极富声誉的出版事业。当时它已经出版过布瑞斯·巴斯特纳克(Boris Pasternak)的《齐瓦哥医生》(Dr.Zhivago)和乔伊·艾当森(Joy Adamson)的《生本自由》(Born Free)等巨著。赛尔夫在回忆录中说:“我们挑选最理想的安德烈·希夫林经营‘诸神’,安德烈在海外有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又有卓越的判断能力。我们呵护‘诸神’成长茁壮,目的在出版精致的书。我们并不刻意地要求它出版畅销书,但是每隔一阵子,总会碰到一本大赢家。他们表现得非常好。”像阿瑞耳·杜夫曼(Ariel Dorfman)、芭芭拉·爱荣瑞吉(Barbara Ehrenreich)、乔治·肯南(George Kennan)和诺姆·庄斯基(Noam Chomsky)等知名作家都公认“诸神”是勇于出版偏激性观念或煽动性政治言论的全国性书商。“它的品味不流入凡俗,”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庄斯基说,“当然,任何一本不合常轨不落俗套的书,总是会找到某一个出版商出版,但是‘诸神出版公司’对出版这种书视之为常态。‘诸神’鹤立鸡群独树一格,是因为希夫林使它独树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