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改头换面
每天下班的时候,辛辣的香烟味弥漫《浮华世界》总编辑办公室。蒂娜·布朗当总编辑的时代,严格禁烟,但是现在格瑞顿·卡特在他的新办公室里,一面吞云吐雾抽他喜欢的不带滤嘴的香烟,办公室的门和桌上葡萄酒瓶的盖子都是开着的。尤其是他上任之前就认识的同事,经常到他办公室不拘形式宾主尽欢,或是谈公事,或是瞎聊天。
1992年接掌《浮华世界》编务之后,卡特言谈中经常表现出他的幽默和机智。那年43岁,他看来轻松而又愉快,绝对不像布朗那样紧张。两人比较起来,差异之处非常明显。一位曾与这两位总编辑部共事过,但与卡特比较亲近的编辑说:“蒂娜弄得我们紧张兮兮的,像吓唬人一般要求把事情做好,而格瑞顿让你心悦诚服,每个人都自动地做好工作。”尽管他聪明友善,但是卡特不如布朗的坚决。《浮华世界》一位编辑说:“卡特没有他前任的那种绝对信心。蒂娜可能第二天就会改变心意,但是她仍能像前一大坚持她现在的新主意。”
从他主编的第一期开始,卡特审慎地追随布朗所建立已被证明的成功编辑方针。除了一些小的改变之外他甚少敢于逾越。他增加了一个由克里斯多福·哈金斯(Christopher Hitchens)执笔的文化专栏,以及新聘少数几位明星作家,像前《时代》周刊作家罗杰·罗森布拉特(Roger Rosenblatt)和深入报道记者布莱恩·伯勒(Bryan Burrough);伯勒在《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集结成一本畅销书《大收购》(Barbarians at the Gate)。格瑞顿尽可能地先求安全,就像他第一期封面照片所强调的倡导反爱滋病运动的女星依莉莎白·泰勒手里拿着的那个保险套——安全第一!由于许多《浮华世界》的记者与编辑继续留任,所以卡特非常明白布朗的惯用手法;偶尔自己未能达到她的标准,他也立刻能够惊觉发现。他后来承认,自己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体会什么是好的封面故事,蒂娜的确把高明之处留存下来。从卡特的许多做法上看得出来,他在努力地模仿布朗。他任命曾担任布朗《浮华世界》政治编辑、后来也曾在卡特《观察》杂志任职的埃莉丝·欧索那希(Elise O’Shaughnessy)担任他的执行编辑,以及黛安·范·法斯坦勃(Nane Von Furstenberg)担任他社交版的编辑。
杰西·康布鲁斯(Jesse Kornbluih)等一批蒂娜·布朗的爱将,因为不喜欢卡特的风格,已纷纷离去;原来《浮华世界》专职作家安妮·莱伯维茨(Annie Leibovitz)现也改为兼任。多米尼克·邓恩(Dominic Dunne)企盼继续追随他老长官调往《纽约客》工作,由于合约所限,被纽豪斯坚决阻止。还有一些蒂娜的爱将,卡特觉得是绝对少不了的——像汉米尔顿·索思(Hamilton South)。
在布朗任内,汉米尔顿·索思,一个20多岁英俊的年轻小伙子,已经是炙手可热的红人,职衔是“编辑推广主任”(Director of Editorial Promotion)。索思在曼哈顿一家时装精品店“巴尼斯”(Barney’s)工作时,布朗就发现了他的才华。每年圣诞新年购物季节时,“巴尼斯”的橱窗设计总是独出心裁美轮美奂。索思的特殊才干在于推广促销,尤其是安排蒂娜醉心的盛大宴会。他成了布朗灵活社交手腕的左右手,好像布朗肚里的蛔虫一般,索思知道在宴会里应该安排谁坐在谁的旁边,当然他也知道该把哪些人摆在离蒂娜较远的位置。当蒂娜·布朗调往《纽约客》时,汉米尔顿·索思立即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升迁机会。一位编辑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他绝顶聪明,长袖善舞。”布朗刚调走的时候,他跑去找卡特,说布朗要他跟她去。他高明地在两个老板之间运作,看他们竞相出价。格瑞顿给了他一个更漂亮的职衔,汉米尔顿·索思当上了“自由主编”(Editor at large),地位高高在上,甚至还高过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据说薪水超过六位数。没人了解那个头衔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索思变成格瑞顿·卡特圈内干部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正像他在布朗时代一样红得发紫。
不过,最不可思议的改变却是发生格瑞顿·卡特自己身上。原来被公认是纽约新闻出版界的坏痞子,卡特现在摇身一变,刻意地装饰起自己的形象。纽豪斯决定起用他出掌《浮华世界》之后引起诸多批评,卡特惊觉到人言可畏,开始谨言慎行,并且在社交场合举止上竭力模仿他的前任蒂娜·布朗——尽管几年前他曾在自己的杂志上恶意地糟蹋过她。发表总编辑就职演说后不久,卡特飞往巴黎参加春季时装展,在伸展台旁边,他与自己的恩人安娜·温特以及其他康德·纳斯特杂志总编辑们坐在一起。在黛安·范·法斯坦勃巴黎寓所举行的一项餐会上,卡特是与会嘉宾中的主客。在《浮华世界》赞助的一项伦敦社交活动中,卡待坐在黛安娜王妃的主桌上,他装模做样地表现得中规中矩。卡特告诉记者们:“以绅士的审慎,请恕我不能奉告我们的谈话内容。但是我可以向各位保证,她是一位可人的同伴。”尽管在公开场合,他装出这种阿谀奉承人的新姿态,卡特却也坦白地告诉朋友,这种态度是他在新职上所必须的。与他一起出席那次餐会的朋友问起卡特接掌《浮华世界》的感觉,他回答他:“有太多的公关要做,工作分量远超出我的想象。”
格瑞顿·卡特几年前负责《间谍》杂志时得罪的人太多,现在他发现为了工作上的需要,他必须低声下气地拍这些人的马屁。做起来真是又尴尬又困难。假若说蒂娜·布朗运用她的《浮华世界》在结交朋友“建立同盟”,卡特在他前份杂志上的做法,无异是炸桥毁路自毁前程。现在贵为《浮华世界》新任总编辑,或许年龄、智慧也较前稍高,卡特有点后悔年轻时的孟浪鲁莽。他说:“80年代,是干那种无法无天事情的最佳时代,我衷心向往而乐此不疲。对于我所认可价值观念之外的世界,我什么事都敢做。”他第一个必须巴结的人是社交闲话专栏作家丽莎·史密斯,她的专栏许多报纸都约用转载,开始的时候,她绝对不肯饶恕《间谍》杂志以前对她的恶言批评。卡特上任不久,史密斯在她专栏中提到这个“极具争议性的亲英派”,如何出现在巴黎春季时装大展中,她用一句古老的格言讽刺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1989年康德·纳斯特公司为作家尼吉尔·邓普斯特(Nigel Dempster)举办一次新书展示会,卡特和《间谍》杂志另一位编辑寇特·安德森出现在会场,而史密斯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前任总编辑罗森塔尔(A.M.Rosenthal)等其他《间谍》杂志的“受害人”也刚好同时在场,自此之后,史密斯对卡特的气恼怨忿更深。在她的专栏中,史密斯指责蒂娜·布朗和安娜·温特不该把《间谍》杂志的两个坏蛋和他们正派人等,一起请到新书展示会中,两人之间的冲突完全公开化。卡特用《间谍》典型的夸张语法反击:“她专门喜欢给新闻记者扣帽子,假若新闻界有警察的话,她应该加上手铐脚缭地给带走。她是名流阔佬最无耻的马屁精。”他在《间谍》杂志上刊出一张史密斯身穿战地迷彩装形象笨拙的照片,旁边注上她专栏中提及的名流阔佬的名字与上榜次数,每个月统计一次。卡特用他那种最玩世不恭的口吻说:“我们可以用来塞篇幅的东西本来就不少,但是仍然尽量腾出篇幅,每月登这么一篇马屁统计,原因是,只有这样才会弄得她紧张警惕。”有一件事他做得很对,一向和蔼可亲的丽莎·史密斯果然把他恨之入骨。
当卡特雀屏中选,获任《浮华世界》总编辑时,史密斯在专栏中告诉她的读者:“《浮华世界》在新总编辑领导之下,能否维持它原有的活力、声望和冲劲,实在有待观察,主持杂志编务的人,绝非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物。让我这么来说明,我非常幸运已经登上《浮华世界》的名人榜,因为在格瑞顿·卡特担任总编辑的任内,我连一个捕狗人都当选不上。”
对卡特来说,丽莎·史密斯广为流传的专栏,是有关他杂志的种种评论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史密斯专栏中任何对《浮华世界》的恶评,都可能引发负面的连锁作用,甚至会把他搞得垮台。卡特深思熟虑后了解,绝对不能反唇相讥再跟她“一般见识”,史密斯是必须好好笼络的。他现在想坏都坏不起来了。
在他主编的前几期里,卡特和他的同事们说服丽莎·史密斯穿着一袭新装拍照,出现在杂志的一篇图文并茂介绍新款时装的文章里,人物闲话的专栏作家上衣宽松,裤子像面粉口袋,像极了来自西雅图街头的女浪人,这正是80年代中期蒂娜·布朗刚接《浮华世界》时收买史密斯的手法。为了消除她对杂志的敌意,布朗竭力讨好史密斯,将她的照片列入一篇介绍妇女世界风云人物的文章里。一位高级编辑说,“卡特做了相同的事。他从布朗处学到经验。”到了1993年春天,丽莎·史密斯的宿怨似乎化解了,卡特完成他社交复健的一项专案。卡特也终于列入被史密斯专栏经常显著报道的“慷慨人物”名单。卡特的《浮华世界》现在每个月都有机会在她的专栏文章中出现,而且语多捧场,就像她以前对蒂娜·布朗的态度。
唐纳德·特朗普是卡特化敌为友的另一重要人物。主编《间谍》的那一段诬蔑日子里,卡特肆言无忌地公开表明他对特朗普的嫌弃。《间谍》谩骂纽约房地产大王是一个“附庸风雅、粗鄙的财主”,对他和他的妻子伊凡娜还做了许多表面幽默的恶意羞辱。1987年12月,卡特告诉一位记者说:“特朗普是一个未经世故的混球。好像小孩穿了一套大人的衣服装模做样,好像有朝一日他能竞选总统哩。”
当上《浮华世界》总编辑之后,1993年里两人不约而同地在一次白宫记者餐会上碰面,“附庸风雅、粗鄙的财主”刚好坐在卡特旁边。好事者将之发稿上报,变成一则趣闻,卡特私自庆幸不已。卡特再次使出浑身解数,来化解另一个仇人的敌意,尤其此人的生平故事已经由纽豪斯出版、并且风行世界成为畅销书。同席共餐之后,卡特以一副和平使者的姿态对记者们说,“几个月以前,我们曾共进午餐并且握手言和。唐纳德与我之间有一种你们想象不到的健康关系。”认识特朗普的人都赞佩他的修养功夫,他对外界的毁誉大都淡然处之;有关他的新闻报道,或好或坏的,他都显得不在乎,而这份能力对他的公众形象助益甚大。特朗普说:“虽然他在《间谍》杂志上不断地整我,但我一向尊重格瑞顿,我尤其尊重他的工作。我曾称他为力争上游的人物之一,我是真心话。他主编《浮华世界》,工作表现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