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登书屋”的新主人

第八章 “兰登书屋”的新主人

那天的晚宴非常特别。1980年2月宣布成交的时候,士毅·纽豪斯邀请和他最接近的一批亲友,参加一项私人庆祝活动,祝贺他新的并购成果——他得到了“兰登书屋”。那是他父亲费尽一生心力,都无法得手的东西,在萨姆·纽豪斯去世不到一年,士毅和弟弟唐纳德居然轻易地将之收入囊中。30个人聚集在曼哈顿东区丽晶酒店,一处士毅最喜欢的日本餐馆,在那里,纽豪斯可以得到完全的隐秘。极少数被邀请来陪他庆祝的外人之一,是长期担任“兰登书屋”董事长的罗伯特·伯恩斯坦(Robert L.Bernstein),一个身材高大但很害羞的人,他在图书出版界颇有声誉。

晚宴上的客人,很多都是蜜芝·纽豪斯的好友。她已76岁,仍然十分活跃,穿着一袭缀满金属亮片的礼服,有如参加百老汇首映典礼的盛装,她看来十分愉悦,但甚少发言。那么快就能顺利买下美国地位最高的图书出版公司,士毅喜形于色,只见他喋喋不休,比往常的话讲得更多。

在首席桌上,罗伊·科恩整晚都是聚会的重心。他讲了好几则幽默的小掌故,看起来非常为他好友的幸运高兴,似乎同沾喜乐。伯恩斯坦和妻子海伦对科恩的负面形象早有耳闻,但没有因他的出现,而对纽豪斯收购“兰登书屋”的企图产生任何疑虑。罗伯特·伯恩斯坦后来回忆说,“我记得他那天晚上很可爱,早就有朋友告诉我,科恩就是那个样子。”

那天晚上,笼罩晚餐席上的气氛充满节庆意味,回想起来有点像庆祝士毅·纽豪斯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

从那一个时刻开始,纽豪斯家族的新闻王国正式属于士毅,由他负责经营,弟弟唐纳德顺从地支持他。“兰登书屋”是他雄心壮志的大胆宣示。在此之前,纽豪斯家尽管财大势大,却无法得到像这样高水准与高品味的一件财富。拥有全美国最顶尖的图书出版公司之一,不仅为纽豪斯家族形象添加一份书香气息,也是一项稳定的滚滚财源。在报业世界里,“声望”和“品质”是从来不曾和纽豪斯名字连在一起的两个形容词。即使是康德·纳斯特冠冕上的珠宝、精心巧制的《时尚》杂志,纽约艺文圈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认为只不过是虚夸的精美广告而已。终其一生,萨姆·纽豪斯四处寻访钻营,无论如何希望买到像《纽约客》、《华盛顿邮报》,甚至《纽约时报》那种高声望高品质的传媒,但每一次都被坚拒,从来不能得逞。那份心愿似乎只能期待在儿辈身上实现。

42岁的士毅·纽豪斯非常急切地想展现自己的不同风格。在他父亲故世不到一年之间就能买下“兰登书屋”,的确吸引了全世界新闻媒体的一致注意,并使纽豪斯的名字有如破茧而出,跃上枝头。如此一来必然会破坏他隐姓埋名的规矩,士毅对此的确表达关怀。但是并购“兰登书屋”是一项明确而必须的重要讯号,也让世人知道,第二代有心把萨姆·纽豪斯原来不计生冷、有报就收的家族企业提升层次,使能鲤跃龙门,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