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的真相与品牌媒体呈现
(一)塑化剂事件的的媒体呈现
1.官方媒体
新华网对于塑化剂事件的点评十分理性,没有一味指责,反倒发文分析事件始末,探讨事情缘由,发出了理性的声音。
观点1.质疑“未公布检测机构名称”
2012年12月14日《新京报》一篇名为《网曝多个白酒巨头塑化剂超标 五粮液超标10倍》的文章里,这样写道:“昨日,雪球网认证为北京中能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官方账号,发布了11份塑化剂检测报告……(此处省略报告数据)与此前投诉茅台塑化剂超标的投资者‘水晶皇’不同,中能兴业账号是经过雪球网认证的官方账号。但在其发布的11组报告上,同样遮盖了检测机构名称,只透露该检测机构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观点2.为酒企申冤
“塑化剂风波持续了20多天,各种乱象不断,真真假假很难判断,而官方也未就此发布公开透明的调查言论。”昨日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白酒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个阶段,酒企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希望此事件尽快有说法,让白酒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观点3.从融资角度分析,此事涉及资本做空
“融券限于借券难,但如果如同传言一样先打压股价,然后融资做多是否有空间?截至12日,茅台融资买入的规模为10.4亿元,几乎是融券卖出的10倍。但在融资这一项上,融资的变动更为平缓。从12月初至今,融资买入茅台的余额一直维持在10亿元左右,其中12月7日达到12亿元,为近期最高。如果投资者在12月6日融资买入做多,12月11日全部了结,按照12月11日当日偿还融资2.16亿元看,盈利规模为1,948万元,融资成本约24万元(按8%利率算)。即在市场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同一批投资者获利近2,000万元的情况;若投资者融资规模更大,分批获利了结,获利规模更大。”(见图7-2)
图7-2 危机发生前后茅台集团的股价K线图—网易财经截图
2.网络平台
事情一出,新浪财经就在2012年12月12日发表了《茅台酒塑化剂事件媒体见面会实录》,该文章全面报道了茅台集团紧急召开记者发布会的全部问答与声明内容,为正面报道。
同天,搜狐健康也发表文章《贵州茅台就塑化剂事件回应一览表》,文中写道:“针对近日发生的塑化剂事件,12日上午,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媒体见面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见面会上表示,感谢‘水晶皇’使白酒行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但白酒行业不会因一个事件而停止或者消亡。”
同时,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增持公告,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董事长袁仁国回应,成熟的投资者要对茅台有坚定的信心。他指出,茅台储存了14万吨基酒,但没有五年绝对不出厂。而茅台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季克良也表示,只有疯子才会在酒中添加塑化剂。季克良说,对于外界质疑飞天茅台塑化剂超标,他表示“非常痛心”,认为企业在发展壮大中总会遇到各个方面的质疑。
这些报道都是正面报道,从中可以看出茅台方积极回应,态度良好。
3.微信朋友圈
不管是官方媒体、党媒还是自媒体公众号,它们对于茅台塑化剂的报道几乎都是趋于客观、理性、正面的,而朋友圈中对于此事的议论,也都基于这些报道的转载,偶有酒民的担忧声音,但没有过多影响。
(二)酒鬼酒的媒体呈现
1.传统官方媒体
同样是新华网,它对于酒鬼酒的专题报道,就没有像它为茅台那样积极伸张正义。新华网食品频道特意对此进行了报道,文中提出四个疑问:
“疑问一: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否权威?”
——与对茅台酒的报道文章存疑点相同。
“疑问二: 酒鬼酒是否真的有鬼?”
——对于此疑问,文章中主要阐述了塑化剂的危害。
“疑问三:塑化剂到底是怎么进到白酒中的?”
——白酒中的塑化剂是从何而来呢?北京大学人类营养运动医学专家李可基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塑化剂不是食品添加剂,国家严禁将其添加到食品当中,但在食品包装上可使用;食品中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也有可能为食品包装渗入微量塑化剂或者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设备管道上的塑化剂制品渗入所导致。有网友质疑表示,塑化剂早已经成为食品行业里的高风险因素,酒鬼酒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应该有风险意识。酒鬼酒在生产过程中、在包装使用方面是否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塑化剂对产品没有影响呢?除这些原因外,塑化剂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进入白酒产品中?也有网友称,首先白酒在酿造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塑化剂,在运输、贮存过程中也不与塑料制品接触,而都是用玻璃瓶、瓦罐、金属罐。最有可能的只是塑料水管,但也不可能让酒中的塑化剂超标300余倍。
“疑问四:酒鬼酒涉毒压垮白酒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疑问则阐述了此次酒鬼酒的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以上来看,对于酒鬼酒的评价,官方媒体没有去洗白,而是像认定了其塑化剂超标一样去报道。
2.网络媒体
新浪财经为酒鬼酒做了一个专页报道,不管是题目《酒鬼酒被曝含有毒物》,还是简述报道“11月19日,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被曝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可影响发育和导致肝癌”“酒鬼酒因媒体报道当日临时停牌”都将酒鬼酒的情况报道得十分严重。在最新进展中,对于酒鬼酒的报道也偏向以负面为主。
11月27日:《酒鬼酒否认全面停产 不主动召回超标产品》[2];
11月27日:《媒体报道称酒鬼酒开始全面暂停生产》[3];
11月25日:《酒鬼酒称已初步确定塑化剂三大来源》[4];
11月22日:《泸州老窖等8白酒品牌针对塑化剂含量表态》[5];
11月22日:《酒鬼酒事发三天后致歉 坚称产品符合国标》[6];
11月21日:《湖南质监局称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47%》[7];
11月19日:《酒鬼酒因报道盘前紧急停牌》[8];
11月19日:《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260%》[9];
搜狐财经11月25日对酒鬼酒的报道:《酒鬼酒“闹鬼”:曝塑化剂超标260%》[10]。
酒鬼酒出事后,网友对于自己健康的担忧和对于白酒行业的担忧更是十分高涨,网络平台上充斥着愤怒、担心、质疑等声音。
在微博中,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的一条微博,“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更是引起了民众对于塑化剂的恐慌。短短一天,这条微博就被转发15,000余次。全网几乎无一正面报道,酒鬼酒面临毁灭性打击。一时间,消费者人心惶惶,持有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更是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