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移民地——火星
2025年10月14日
第三章 星际移民地——火星
火星(图3-1)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与地球比邻,属于类地行星,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绕太阳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通过肉眼观察这颗遥远的行星时,它呈现出暗淡的橙红色,过去人们将此解读为鲜血的颜色,因此火星也被认为象征着战神和审判。在西方以罗马神话故事中的战神(Mars)命名,在中国古代则称之为荧惑。
以前,在人类的想象中这是一颗未来可以登陆的星球,还可能适合人类定居。19世纪一些天文学家还相信,他们在望远镜中看见了火星的平原和山脉,甚至还有运河——也许是火星文明为了从高纬度地区向赤道附近的城市供水而建造的。有些人认为火星上存在发展程度远远领先人类且爱好和平的文明,而另一些人则将火星视作一种潜在的威胁。到了20世纪下半叶,人类对火星持续的探测直接否定了火星文明的存在。

图3-1 火星
火星基本上是一颗沙漠行星,地表遍布沙丘、沙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席卷全球的沙尘暴发生。但火星仍然是太阳系内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现今的火星上也许存在某些形式的生命,或者至少可以发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生命的迹象。火星有水资源及碳、氮等重要元素,是未来人类星际移民的最佳选择,因此火星探测受到科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空间探测的主流趋势之一,推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这方面最早的研究可追溯到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论文合作者和追随者阿尔弗雷德·华莱士(Alfred Wallace)撰写的一篇论文《火星宜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