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序星

图6-2 NGC 3244恒星苗 圃
起初,原恒星的大部分能量来自于它坍缩时释放的热量。数百万年后,当坍缩云团的核心温度上升到数百万摄氏度时,巨大的压力和温度会将氢原子核挤在一起形成氦核,这一过程被称为核聚变。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可以加热恒星,阻止它在自身引力作用下进一步坍缩。
天文学家把稳定地进行氢-氦聚变的恒星称为主序星,这是恒星生命中最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恒星的亮度、大小和温度将在数百万年或数十亿年的时间里缓慢变化。一颗像太阳这么大的恒星从坍缩开始到形成主序星大约需要5 000万年,并且在大约100亿年的时间里保持在主序星这个稳定阶段。我们的太阳目前处于主序阶段的中间,正值壮年。
主序星约占宇宙恒星总数的90%,它们的亮度、颜色和大小不等。红矮星是主序星中最小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0.08到0.6倍,表面温度在两三千摄氏度。当红矮星通过核聚变产生氦时,释放的能量将物质带到恒星的表面,在那里冷却并沉降下来,将新的氢带到核心。由于这种持续的搅动,红矮星可以在数万亿年内稳定地烧完其全部的氢,而不像其他恒星那样改变其内部结构。
科学家们认为一些低质量的红矮星,即那些质量仅为太阳三分之一的红矮星,其预期寿命比目前的宇宙年龄还要长,可达14万亿年左右。红矮星的诞生数量比大质量恒星多得多,加上它们的寿命如此之长,所以红矮星占了银河系恒星数量的75%左右。
质量最大的主序星,被称为超巨星,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100倍或者更多,表面温度超过3万摄氏度。超巨星会在几百万年内耗尽它们核心中的氢和氦,然后开始燃烧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出现越来越重的元素,直到恒星生成一个气态铁核。然后,核聚变停止,恒星在其自身引力作用下坍塌,这就产生了超新星爆炸。
恒星内部的气体(主要是氢)提供了核聚变的燃料,恒星的质量决定了它消耗燃料的速度。质量较小的恒星燃烧得更缓慢,亮度更低,温度也更低。质量更大的恒星必须以更高的速度聚变燃料,以产生足够的能量阻止它们在自身重量下坍塌。所以,质量很小的红矮星可以持续发光数万亿年,比当前的宇宙年龄还要长,而质量很大的超巨星只能存在数百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