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植物应该会是什么颜色
植物会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做出适应性调整。我们的太阳只是众多恒星中的一员,有的恒星比它更热,有些比它冷。根据恒星的光谱,可以将恒星分为7种类型,分别为O、B、A、F、G、K、M。其中O型恒星表面温度最高,M型恒星表面温度最低,外星植物的颜色和恒星的类型密切相关。对于O、B、A型恒星而言,其表面温度很高,辐射很强,加上恒星寿命比较短,可能连行星都还没形成,恒星已经爆炸了。即便在其周围有行星,也不太可能演化出生命。
我们的太阳是一颗G型恒星,表面温度约6 000℃,而F型恒星的表面温度高达9 000℃,所以有生命的行星必定会与F型恒星保持更远的距离,至少要有2.2亿千米远(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5亿千米)。即便如此,日照依然很强。如地球植物一样,那里的植物也吸收了能量最强的蓝光,但并非全部,它们必须反射出一些蓝光以免被烤焦。因此蓝色成了这个星球植物的主要颜色(图4-16)。
另外,银河系中90%的恒星都是M型恒星,也叫红矮星。红矮星表面温度只有地球的一半,大约3000℃,发出的光芒比较弱。因此只有当行星与红矮星的距离为日地距离的十分之一时,才会有足够的热量发展出生命。由于行星可以从恒星那里吸取的能量只有地球上的一半,因此为了生存,植物迫不得已只能捕捉所有可见光,连红外线都不放过,几乎没有光线被反射,那里生长的植物将是黑色的(图4-17)。

图4-16 蓝色星球

图4-17 黑色星球
【扩展阅读】
[1]格尔达·霍内克,庄逢源.宇宙生物学[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
[2]埃里克·蔡森等.今日天文:太阳系和地外生命探索[M].高健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焦维新.地外生命的365个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4]罗恩·米勒.外星生命简史:人类400年地外生命探索与想象全记录[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8.
[5]欧阳自远,王乔琦.地外生命寻踪[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0.
[6]刘易斯·达特奈尔.人人都该懂的地外生命[M].郑永春,王乔琦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