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爆发机制
2025年10月14日
三、超新星爆发机制
根据超新星光谱和光变曲线的特性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光谱中没有氢线存在的超新星称为Ⅰ型超新星,光谱中有氢线存在的超新星称为Ⅱ型超新星。光变曲线描述了超新星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超新星光变曲线的共同特点是开始时有一个很陡峭的上升,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光极大(峰值亮度),然后下降。
Ⅱ型超新星的峰值亮度超过Ⅰ型超新星,同时Ⅱ型超新星比Ⅰ型超新星有一个较宽的光极大。Ⅱ型超新星在光极大后下降比较缓慢,Ⅰ型超新星在光极大后下降比较迅速。随着观测资料的不断丰富,又把Ⅰ型超新星分为Ⅰa、Ⅰb和Ⅰc三个子型,把Ⅱ型超新星分为Ⅱ-L和Ⅱ-P两个子型。Ⅱ型超新星的子型是根据它们的光变曲线进行分类的,Ⅱ-L型超新星的亮度在爆炸后稳定下降,而Ⅱ-P型超新星的亮度在下降前保持稳定的时间较长。
现在认为,Ⅰa超新星是由密近双星系统中白矮星爆炸形成的。Ⅱ型超新星爆发的原因是中心铁核坍缩,外壳爆炸,爆炸后中心留下致密天体——中子星或黑洞。Ⅰb和Ⅰc实际上与Ⅱ型的爆发机制相同,物理上应属于一类,都是中心有一个致密的铁核,但Ⅰb的外层中仍保留一定数量的氦,而Ⅰc除了中心铁核外,外层所有的物质都被强大的星风吹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