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恒星的诞生

1.恒星的诞生

恒星诞生于巨大的尘埃气体云中,这些云团被称为分子云。分子云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000到1000万倍,跨度可达数百光年。分子云很冷,其中的气体和尘埃移动得很慢,受到扰动之后,就容易被微弱的引力聚集起来,形成密度更大的云团。于是这个云团的引力也随之变强,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气体和尘埃被吸引聚集到这里。然后一个特别的致密区会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区域中的气体和尘埃会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快速坍缩,同时旋转。随着云团的坍缩和旋转,位于中心的物质因为碰撞和摩擦开始升温。这个坍缩云团中心的热核,被称为原恒星,有一天它会变成一颗恒星。

对恒星诞生的计算机模拟显示,由坍缩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旋转云团可能会分裂成两到三个团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银河系中半数以上的恒星都是成对出现的,或者形成多颗恒星组成的系统。差不多同时形成的一批恒星通常被称为星团,孕育恒星的分子云也被称为“恒星苗圃”。图6-2是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NGC 3244星团局部,这里是一个恒星的摇篮,大量的恒星在气体云中诞生,又被厚厚的尘埃气体包围。红外线可以穿透尘埃,所以韦布望远镜的红外相机可以拍摄到星云里新生的明亮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