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秘宗易筋经》简介
《张氏秘宗易筋经》这本书是由.侯雯编著创作的,《张氏秘宗易筋经》共有99章节
1
中华武术经典珍藏丛书编委会
(排名不分先后) 高 飞 丁文力 李贡群 潘祝超 徐 涛 谢静超 高 翔 凌 召 黄无限 李 群 张永兴 余 鹤 刘 昆 殷建伟 张 宪 景乐强 王松峰 高 绅...
2
目录
目 录 中华武术经典珍藏丛书编委会 第一章 静功十势 第一节 韦驮捧杵势 第二节 独立金刚势 第三节 降龙势 第四节 伏虎势 第五节 天地趸势 第六节 虎坐势 ...
3
第一章 静功十势
静功十势,易筋经内功之一,其特点静、松、整,久习可增强内劲。 【预备势】 1.两脚并步正身直立,双臂自然垂于体侧,呼吸自然,目视身前一尺之地。(图1-1) 2....
4
第一节 韦驮捧杵势
八字步正身直立;两掌上收胸前合掌,两臂成环状,指尖高与鼻尖平;静心调息,共做36息(一呼一吸为一息)。(图1-3) 图1-3 图1-3附...
5
第二节 独立金刚势
1.接上势,合掌于胸前不变;左腿独立支撑,右腿缓缓屈膝提起。做好姿势后,静心调息,共做18息。(图1-4) 2.换右脚独立势,与左脚独立相同,唯方向相反;静心调...
6
第三节 降龙势
1.左弓步站立,上体向左转约90度,成右插步势;同时,左掌向臀左后方撑出,掌心向后,指尖向下;右掌向右上侧撑出,虎口向下,指尖向左;头左转,目视左掌。姿势做好后...
7
第四节 伏虎势
1.左半马步蹲立;两掌成虎爪,屈肘举臂于左右侧上方,掌心向上,爪尖向上,两虎口遥遥相对;目视左前方。姿势摆好后,静心调息,共做18息。(图1-8) 2.接着,换...
8
第五节 天地趸势
两脚开步比肩宽,脚尖外摆成八字,脚前掌、脚趾撑地,脚跟提起;双掌合于胸前。重心缓缓下沉,双腿屈膝蹲成马步,臀部尽量下坐;姿势摆好后,静心调息,共做38息。(图1...
9
第六节 虎坐势
1.左半马步蹲立,身体重心落于右腿;两手成虎爪垂于身体左右侧,掌心向下,虎口均向左前方;目视左前方。姿势摆好后,静心调息,共做18息。(图1-11) 2.接着,...
10
第七节 龙吞势
1.右弓步站立,上体略左转,面向正前方,左膝略成跪步状,小腿与地面成30°角,左掌垂于裆前,掌心向前;右掌护于左肩前,虎口向下,指尖向左,屈臂平直于胸前。目视前...
11
第八节 御风渡江势
1.八字步正身直立,合掌于胸前,同“韦驮捧杵势”。右脚略横置,左脚前顺成丁字步状,势如“达摩一苇渡江”之神态,目视左前方;姿势摆好后,静心调息,共做18息。(图...
12
第九节 回回指路势
1.左插步站立,右膝屈蹲,左膝略跪,上体右转;右臂屈肘,肘尖对右腰侧,前臂平腰,右掌成剑指,虎口向上,指尖向右后侧方;左掌护于右肋侧,掌心向下;目视右手。姿势摆...
13
第十节 观空势
1.右半马步蹲立;两掌屈臂成托物状,略高于头部,两掌心向上,指尖分别向左右;仰头目视空中。姿势摆好后,静心调息,共做18息。(图1-19) 2.接着,换做左半马...
14
第二章 动功十八势
古谱载: 静功既毕,手足骨髓之力已充,复接动功以达皮肉,而合内外。 日行三次,十月功成。如惜岁月,则静功百日之后,加入此功,相间兼行亦可。成后亦宜时时习练,久久...
15
第一节 鹤舞势
1.立正姿势,两脚尖外摆成八字,脚跟靠拢;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呼吸自然,目视前方。(图2-1) 2.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两脚间距比肩略宽。(图2-2) 图2-1 ...
16
第二节 龙舞势
1.马步站立如前势;两掌向左右展开,成一字平肩状,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2-9) 2.双臂继续向后外展至背后,两指尖向后,两虎口相对。(图2-10) 图2-...
17
第三节 推托势
1.马步不变;左掌翻转向头顶上方托举,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向前方推出,指尖向左,虎口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前方。(图2-16) 2.两臂伸直,用力抻劲后...
18
第四节 凤凰单舞势
1.马步不变;两手握固,屈臂上抬于胸前,两肘平肩,拳面相对,拳心向下;同时,将气提至胸间;目视前方。(图2-22) 2.右拳不动;左拳伸直成掌,伸臂向头顶上方托...
19
第五节 虎盼势
1.马步势不变,两脚尖外摆,斜向两侧蹲立;两拳握固后在胸前转一圈,右拳向前伸出,手臂微屈,拳眼向上,勾腕使拳心向面;同时,左拳向左侧后方伸出,要领与右拳相同;目...
20
第六节 转身势
1.承接第五势最后动作,左拳收回后即向左转身,成左弓步;两拳收于胸前成环臂状,拳面相对,拳心向下;目视左前方。(图2-35) 2.左弓步不变;两拳缓缓向左前方伸...
21
第七节 转环势
1.马步蹲立如前,右拳不变动;左拳五指张开,向左下、臀部外侧画弧成刁手。(图2-40) 2.动作不停,左手继续向后画弧,直至极限,掌心、肘尖向上;目视前方。(图...
22
第八节 进退势
1.承接上势最后一动作,两手握固,左脚向正前方跨出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右拳上抬屈臂置于右胸前,肘臂平肩,拳心向下,拳眼向里;左拳伸臂向前方击出,拳心向下;...
23
第九节 开弓势
1.马步蹲立;右拳向前伸出,高与肩平,拳心向下;同时,左臂屈肘向后拉,拳对左肩,两拳臂用劲做开弓姿势;目视右拳。反复练习6次。(图2-56) 2.接着,前伸左拳...
24
第十节 童子拜观音势
1.立正势不变;两掌上收于小腹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图2-60) 2.翻转双掌,伸臂向头顶上方托举,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用意念暗劲向上伸托双掌10次。(图2...
25
第十一节 美女观莲势
1.左脚外摆一步,约与肩同宽,脚尖外展,与右脚成丁字步站立,上体略左转;两肘、臂略抬,有如凭栏之状,目视左斜前方。(图2-64) 2.上身缓缓向左下转俯,心口对...
26
第十二节 熊顾势
1.两脚跟略外展,两脚平行站立;双手握固,前俯身,上身与腿面夹角约成90度,两臂下垂与腿面平行,拳心对两小腿前胫。(图2-69) 2.以臀部为支点,上体俯身向左...
27
第十三节 稳举势
1.身体重心移于左腿,右脚提起,将小腿贴于左膝盖上;同时,两掌上收于胸前,右拳左掌做抱拳状;目视前方。(图2-73) 2.重心缓缓下沉,左腿屈膝蹲下成坐盘状。(...
28
第十四节 仙人反背势
1.承接上势最后一动,两手放下成自然掌垂于体侧;左脚斜进一步,成丁字步(一顺一斜);目视前方。(图2-80) 2.下盘动作不变,上体向左扭转,到最大限度;目视左...
29
第十五节 接宾势
1.身体重心移于左腿,双手抱住右小腿前胫,屈膝收提起,上身正直;目视前方。(图2-98) 2.重心缓缓下沉,左膝屈蹲,右膝跪地;两手抱住右小腿前胫不放,上身略前...
30
第十六节 象立势
1.上体略前俯,两臂自然垂于体前,指尖向下,掌心向里;目视地面。(图2-106) 2.以腰为轴,上体带动两臂以逆时针方向摇转一周。(图2-107~图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