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列宁》简介
《回到列宁》这本书是由创作的,《回到列宁》共有76章节
1
作者的话
在当代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已经在注重第一手文献精读的文本研究和全新思考语境中被激活和光大了,这正是十年前《回到马克思》一书出版时我对未来的...
2
导 言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一部非常重要的未完成文稿集。大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少中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这一被称为列宁哲学“思...
3
一、 列宁哲学思想的非同质性
先要言明一个问题,即列宁的“哲学笔记”并不是一部现成在手的哲学著作,而只是记录了列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长达20余年的哲学学习和研究的不同性质、形式多样的亚...
4
二、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我突然意识到,与原来所有研究者所持的观点不同,列宁的“哲学笔记”并不是一本书,不是一本他自己有意识写作的论著,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术文本。准确地说,这是由后人收集...
5
三、 “哲学笔记”文本的基本概况
从文献上看,目前我们手上的“哲学笔记”(《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39篇与并不完全重合的中文第1版第38卷46篇)一共有48篇。根据前苏东文献研究学界原编者...
6
四、 “伯尔尼笔记”的文本结构
从第18篇文献开始,我们进入到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也是他第三次系统研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列宁的思考焦点是辩证法思想。我想说明...
7
五、 列宁“哲学笔记”传统研究中的林林总总
在前苏东学界和西方列宁学关于列宁“哲学笔记”的传统研究中,人们普遍忽视列宁在1895—1913年为我们留下的有关哲学学习和研究的相关笔记与札记,特别是已经发表的...
8
六、 换一种思路想问题
其实,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前苏联学者在有关列宁“哲学笔记”的研究中陷入了两个层面的理论幻象: 一是迫于意识形态大他者的质询目光,热衷于种种武断的主观预想...
9
七、 “伯尔尼笔记”: 列宁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思想变化的历史原像
我已经反复说明,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政治理论方面的著述,的确很早就成熟起来,并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第二国际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和孟什维克的现实斗争中,愈来愈站在...
10
上篇 走向哲学圣殿的列宁
图1 19世纪末的青年列宁 在上篇中,我们将主要研究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前两个时段,即从19世纪末一直到1913年前后列宁哲学思想的变化。 从1894年到1906...
11
第一章 革命实践中的青年列宁与历史的主客体向度
早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青年列宁在革命浪潮和学术舞台上的最初亮相,就是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出现的。这是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起点上的迥异之处。换句话说,...
12
一、 青年列宁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
我注意到,早在青年时代,列宁就已经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不过,青年列宁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大多是与俄国现实斗争相关联的一些经济学理论和政治学说,纯学术理论...
13
二、 青年列宁与他的哲学老师普列汉诺夫
被阿尔都塞忽略掉的文本事实是: 青年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对否定之否定的态度,甚至包括对黑格尔的态度,在不久之后就发生了改变。我已经指出过,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文...
14
三、 青年列宁读《神圣家族》
正如上文所说,青年列宁的思想发展无疑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变化过程的。作为一个与民粹主义进行着现实斗争的战士,他此时的理论重心和现实逻辑射线自然是俄国社会走向资本主义...
15
四、 主体向度: 青年列宁思想的最初变化
在1895年9月列宁为纪念恩格斯去世而写下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思想中已出现了一种细微改变。在此文中,列宁首次提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神...
16
五、 阶级意识与革命的能动性
1905年,在关于俄国革命的现状与前途的基本判断上,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列宁后来曾总结道: 在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曾...
17
第二章 列宁、普列汉诺夫与哲学唯物主义
我们已经说过,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段时期,杰出而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并不是一个在理论研究的所有领域都已经成熟了的伟大思想家。在这个阶段,他的卓越更多的是...
18
一、 列宁首次系统地学习哲学理论的背景
如果我们能够摆脱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僵化观念,实事求是地去考察列宁在这个时期留下的大量第一手的书信和其他文献,那么我们能够很容易看到一个全新的、真实的列宁...
19
二、 拟文本: 阅读批注及其解读方法
面对已经爆发的哲学论战,列宁意识到,要全面地批判马赫主义,就不得不系统地学习哲学,改变自己在哲学理论上“并不内行”的状况。我想,正是为了与高深的“哲学家们”论战...
20
三、 哲学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书批注
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书,是他在反对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写下的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重要的长篇论文。(175) 它的写作时间是1907年1...
21
附文 物·关系·拜物教: 一场被忘却的思想交锋——评1908年普列汉诺夫与波格丹诺夫的哲学论战
对于斯大林主义泛化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人们来说,在20世纪初那场由自然科学革命所引发的“哲学危机”中,正是列宁,以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有力回击了在当...
22
第三章 列宁与狄慈根的哲学唯物主义
依我的推测,在1908年读完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书之后,列宁在费尔巴哈和狄慈根这两位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间选择先面对后者,即认真阅读和研究了...
23
一、 关于狄慈根哲学唯物主义的阅读
1908年,列宁研究了受到马克思恩格斯表扬的工人哲学家约·狄慈根的论著,即《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虽然列宁没有留下阅读这部著作的笔记,可是却给我们留下了这本书的...
24
二、 狄慈根与马克思恩格斯“同志”
在第三篇文章《社会民主党的道德》(写于1875年)中,引起列宁关注的问题不多,不过他注意到狄慈根使用了一个“经济唯物主义”概念。狄慈根对概念的使用时常比较随意,...
25
三、 “辩证唯物主义”与认识论
在狄慈根的这本著作集中,除去上述的七篇文章,最后主要是一本出版于1887年的关于认识论的专著,名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在此书中,经过近十年的...
26
第四章 列宁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初步了解
1908年2月至10月,列宁在伦敦和巴黎完成了著名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该书于1909年5月在圣彼得堡出版。可是,列宁并没有就此停止自己在哲学理论领域的...
27
一、 列宁阅读中的反常
从目前发现的资料来看,列宁留下来的关于现代哲学的阅读批注主要是就两本书而写下的: 一是弗·舒利亚季科夫的《西欧哲学(从笛卡尔到恩·巴赫)对资本主义的辩护》(3)...
28
二、 关于莱伊《现代哲学》的批注
同样是对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讨论,列宁选择的第二本书是阿·莱伊出版于1908年的《现代哲学》一书。(19) 与上一本批判性的论著不同,这部书的作者自称是站在所谓客...
29
三、 宽阔的哲学研究视域: 西方哲学与科学研究的札记
列宁这一次关于现代西方和科学的研究,持续了从1908年底至1909年上半年间的整个时段。除了关于以上两本主要论著的直接批注以外,他还留下了一些其他文献的札记。其...
30
第五章 列宁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摘要笔记
1909年前后,列宁在自己第二次系统的哲学研究中,不仅对西方哲学与科学发展的情况作了了解,而且还再次重点研究了哲学唯物主义。因为,这正是此时列宁自己哲学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