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革命实践中的青年列宁与历史的主客体向度
早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青年列宁在革命浪潮和学术舞台上的最初亮相,就是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出现的。这是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起点上的迥异之处。换句话说,即便存在一个青年列宁时期,那该时期中他的思想也还是在马克思主义逻辑框架之内运演的。不过,固然自始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上,特别是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认识,青年列宁的思想却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不断学习、不断深化的过程。我认为,就在从1894年至1905年的这十多年间,列宁的思想认识便曾经发生过几次比较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关于现实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观察维度的转换,而视角的变化恰恰使其哲学观念中的现实逻辑射线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此外,青年列宁主要哲学观念的变化与他的老师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关联。我觉得,相对于过去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列宁研究而言,这样的认知也算是摆脱前苏东解释构架之后的重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