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膳食原则
食物是支持人类开展各项活动的能量来源,饮食活动则是从外界获取食物的营养及能量以维持生命,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同时,饮食的质量与结构对人体的健康、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饮食文化的养生之道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
(一)饮食活动是人体获取能量的根本,直接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饮食的观念也日益进步。食品不仅仅是人类获取生存能量的来源,其本质功能是为人体提供营养。正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所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由此可见饮食的重要性。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饮食是与人的健康紧密结合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认为饮食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气血。当食物被摄入身体之后,食物的精华会为人体提供精气。人类一旦精气旺盛便可以使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强筋健骨的目标。同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又强调“阴阳调和”。传统饮食文化将食物根据食性分为“阴”和“阳”,阴阳的运行讲究和谐,在人的身体中也是如此。因此,要求饮食活动中食物的食性搭配也按照阴阳调和的原则进行,以通气血、生五行。同时,现代营养学也认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关于饮食地位的重要性,饮食活动维持人类的生命活动,正确得当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错误的饮食则会损害健康。
(二)药膳的存在有其科学性,可以强健身体,促进身体恢复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药膳既是营养丰富的美味菜肴,同时又具有滋补疗疾的作用。药膳,顾名思义,是由中草药、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其采用药物的疗效、食物的口感,佐以调料达到美味又滋补的功效。可以说药膳是药效和食效的完美结合。现代营养学也对药膳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养生的重视程度日益加重,药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在关注药膳疗效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的原则,过多进食药膳会打乱身体的营养平衡,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与养生之道背道而驰。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药膳起到帮助身体恢复的辅助作用,并不能完全取代药物的治疗。
(三)优化饮食结构是延长寿命、增强免疫力的保障
现代营养学认为,饮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影响饮食结构的这些因素是在逐渐变化的,所以饮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可以通过均衡调节各类食物所占的比重,充分利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达到饮食平衡,促使其向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养生不谋而合。我国古代营养学就十分注重饮食的内容和结构,强调五行相生、阴阳结合,强调通过食物与食物的碰撞达到一种和谐和平衡。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偏向于以肉类为主,少食蔬菜。事实上这样的饮食结构已经严重危害到了现代人的身体健康。现在,有部分人对于营养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肉类代表了绝对的营养,是优质的营养来源。事实上,只有与蔬菜水果合理搭配,肉类的营养才能更好地体现。现代人应当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学习,合理调整日常饮食结构,使营养均衡。
(四)合理配给三餐,杜绝断食节食,反对暴饮暴食
在现代的营养学中有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早餐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意思是说在一日三餐中,早餐的营养最好,中午的饮食应当适量饱腹,由于人的活动逐渐减少晚餐可以适当少吃。一日三餐的饮食配置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在一天的活动中,早餐可以提供人体所需30%的能量。部分人由于工作忙碌不吃早餐,这对健康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不少人因为不满意自己的体型而节食、断食减轻体重,还有不少人饮食没有节制、暴饮暴食。这些都不符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原则。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讲究适度的原则。既不能饮食过量,也不可长期断食。饮食过量会导致营养的过剩,同时打乱身体吸收营养的平衡,增加脏器的负担,使身体出现问题。断食与不正当的节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营养的缺失使身体缺乏必要的能量,影响身体的机能,对寿命影响较大。因此,一日三餐都应按照时间准时进餐,保证身体的营养全面、平衡。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讲究饮食要注意时节。在中国古代营养学中,“顺应自然,天人相应”是十分重要的养生理论。饮食讲究时令,要求人们顺应季节的变化,合理调整饮食。中国的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饮食,排除地区风俗的影响,依据节气安排饮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顺应自然的原则。同时,不同地域的人应当根据其所生活的地域食用当地的当季食物,使其自身的身体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在现代营养学中,专家建议大家食用当季的瓜果蔬菜,例如,进入夏季要多食绿豆防暑,进入秋季要多食萝卜降燥。这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由于人生活的地区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人本身对气候的适应也造就了人对当季食物的适应。食用当季的食物使人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当季的气候与环境,使人身体本身与环境和谐为一体,同时也使身体在每个季节都能保持良好的活动机能,强身健体并且延长寿命。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养生文化的许多原理都有其科学之处,通常渗透了中国古代的五行相生、阴阳调和及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同时,随着现代营养学的发展,站在科学的角度重新研究养生文化仍旧能发现养生文化中蕴含的关于饮食的古老智慧,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