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5.胆固醇到底好不好?
很多人都觉得“胆固醇”不是个好东西,“高胆固醇”的食物更是可怕,它们都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脑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有些人为了减少胆固醇的摄入,甚至在吃鸡蛋时丢弃掉蛋黄。
那么,问题来了,胆固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对我们的身体只有坏处吗?
胆固醇属于类脂,具有环戊烷多氢菲的基本结构。人体各组织中皆含有胆固醇,在细胞内除线粒体膜及内质网膜中含量较少外,是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3及胆汁酸的前体。维生素D3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能乳化脂类,使之与消化酶融合,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
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变成多种激素,包括影响蛋白质、糖和脂类代谢的皮质醇,与水和电解质体内代谢有关的醛固酮,以及性激素、睾酮和雌二醇。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含胆固醇。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现有研究结果证明,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的,主要是由肝脏利用醋酸及其前体合成,人体内每天合成的胆固醇1~1.2克,是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来源;二是外源性的,即机体通过食物摄入的胆固醇,经膳食摄入的胆固醇仅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7~1/3。
膳食胆固醇的吸收及其对血脂的影响因遗传和代谢状态不同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人胆固醇摄入量高时还反馈抑制自身胆固醇的合成。
近年研究表明,人体自身脂肪代谢对血中胆固醇的影响要大于膳食中胆固醇摄入的量。另外,脂肪酸的性质对胆固醇合成速率和血中脂质水平的影响更明显。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删除了对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2000年版胆固醇上限值是每天300毫克),但这并不意味着胆固醇的摄入可以毫无节制。
血液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是确凿的,对患慢性病、血脂偏高或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仍需注意控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