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35. 如何培养儿童专注进食能力?
培养学龄前儿童专注进食和自主进食能力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由于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受环境干扰,如进食时玩玩具、看电视、做游戏等都会降低对食物的关注度,影响进食量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应鼓励学龄前儿童自主进食并训练其用筷技能,这有利于增加儿童进食兴趣和培养其自信心及独立能力,促进儿童手部精细动作及运动的协调功能发育。学龄前儿童应学会用汤匙、筷子、杯、碗等餐具,3~4岁时应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4~5岁时应能熟练地用筷子吃饭。
进餐时应注意:
(1)尽量定时定位就餐。
(2)避免进餐同时有其他活动。
(3)吃饭细嚼慢咽,但不拖延,在30分钟内完成。
(4)让儿童自己使用筷子、汤匙进食。父母或喂养者应为儿童示范和辅导正确使用筷子,提供适宜的儿童专用餐具,积极引导儿童自己进食,并注意儿童饮食行为和就餐礼仪的培养。
避免挑食、偏食及过量进食。
由于学龄前儿童自主性的萌发,会对食物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喜好,出现一时性挑食和偏食,此时需要及时、适时地加以纠正。
(1)容许儿童自主选择食物。应经常变换食物,通过味觉等感官刺激使儿童熟悉、接受、习惯某些特殊的食物味道,减少儿童对某些熟悉的食物产生偏爱,以免形成挑食、偏食。
(2)家长以身作则。家里成年人的饮食行为对儿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与孩子一起进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行为。
(3)鼓励儿童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及时纠正儿童挑食、偏食或过量进食的不健康饮食行为。对于儿童不喜欢吃的食物,可通过鼓励儿童反复尝试并及时表扬,变换烹调方式,改变食物形式、质地、分量及更新盛放食物容器等方法加以改善。不应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措施,不强迫或诱导儿童进食。
(4)家长和幼儿教师为儿童提供定时定位的进餐制度和整洁温馨的进餐环境。了解儿童每日各类食物的需要量,通过增加儿童身体活动量来增进食欲,同时避免儿童过度进食,让儿童养成专注进餐、自主进食和适量进食的健康饮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