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0. “母乳价值”可评估吗?
对于哺乳期的妈妈们来讲,被询问“奶水好不好?”着实是一个经常遇到却又极不想回答的问题。有些妈妈的乳汁比较浓稠,有些比较稀薄,这是不是意味着浓稠的乳汁比稀薄的乳汁营养价值高呢?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不宜用母乳颜色、质地以及母乳成分测定结果来判定母乳价值。因为母乳对于每一个婴儿来说都是无价的!
母乳颜色、黏稠度与哺乳阶段、母亲膳食和饮水,以及内循环等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初乳比成熟乳颜色淡,但富含免疫因子,哺乳过程中母乳由稀薄变浓稠,是为满足婴儿饱腹的需要,乳汁脂肪含量增加。不同母亲的母乳,颜色和质地也会有不同。
因此,无论颜色深浅、稀薄还是浓稠的母乳,只要是健康母亲的乳汁,都能给孩子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此外,母乳中的蛋白质以α-乳清蛋白为主,这种蛋白质溶于水,赋予人乳稀薄的状态。母乳的颜色和黏稠度不是判断母乳营养好坏的依据。
母乳中的大部分物质并不是直接来源于母体当前摄入的膳食成分,而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母体内营养储备,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结果。
母乳成分测定是研究母乳和了解母乳的必须技术手段,但母乳成分测定需要比较精密和专业的设备,以及专业技术操作。此外,母乳成分测定存在很大的技术挑战和测定误差,因此不能用任何母乳成分测定数据,简单地判断母乳对婴儿的营养价值,更不能根据母乳测定结果中任何一项指标的高低,做出是否给婴儿添加奶粉的决定。
大部分母乳成分的营养差异和变化是源于母亲个体差异及泌乳过程中的成分波动,并不都能反映母亲膳食状况或营养状况的轻微变化。有一部分母乳成分的含量受哺乳期妇女自身储备和膳食状况影响较为明显,如母乳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DHA、AA)含量,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胆碱含量。
可以使用精密和专业设备,通过专业和严谨的技术操作测定这些含量指标,其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哺乳期妇女膳食改善的建议。尽管如此,这些指标仍然不能作为否定母乳优越性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