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药膳食疗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家庭药膳食疗的注意事项

药膳在家庭中的应用,应注意辨证施膳、三因制宜以及选好剂型。

一、辨证施膳

辨证施膳是中医学辨证理论在药膳食疗中的具体应用。当疾病的证候、不良体质的类型、亚健康的状态等诊断明确之后,才能确立治疗与调理原则,之后再选择相应的药膳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或调养。

家庭使用药膳食疗,必须在中医师指导下,确定使用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证候,或体质的不同类型,或亚健康的不同状态之后,再判断所用药膳食疗是否与辨证吻合。选用书籍、刊物、报纸等纸媒或电视、网络、微信等电子信息介绍的药膳食疗,必须选择正规的出版物或靠谱的电子信息。如果再请自己周围的中医工作者给把把关,那就更好不过了。

二、三因制宜,灵活应用

由于季节、节气等天时气候的因素,南北、高下等地理环境的因素,药膳食疗使用者个体的性别、年龄、先天父母禀赋、后天生活习惯等的差异因素,对于个体的体质、亚健康的状态,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应用药膳进行养生保健、防病疗疾时,就必须根据这些具体因素,灵活应变。

(一)因时制宜

时序有季节、节气、寒暑的变更,在时序的这些变化中,人体的阴阳气血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病理过程中对病邪的反应与抵抗能力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应根据季节、节气特点,制订与之相宜的措施,选用不同的药膳,如四季饮茶,除考虑生津解渴、醒脑提神的基本目的之外,更需考虑天人相应、养生保健的要求。

春季养生宜养“生发之气”,疏肝补血,饮茶宜喝茉莉花茶或玫瑰佛手茶。夏季养生宜养“生长之气”,清心补津,饮茶宜喝绿茶或莲子心甘草茶。秋季养生宜养“收敛之气”,润肺补气,饮茶宜喝青茶或枸杞菊花茶。冬季养生宜养“闭藏之气”,补肾温阳,饮茶宜喝红茶、黑茶、普洱或红茶糖蜜饮。

P49

同是感冒,病在夏季就不可过用辛温发散,可选用香薷饮调治;病在冬季则可用辛温解表,可选用葱豉汤、姜糖苏叶饮调治。

(二)因地制宜

地理的南北高下,环境的燥湿温凉,亦对人体正气产生很多影响,所以应根据地理环境不同,制订与之相宜的措施,选用不同的药膳。

如西北地区,地势高而气候寒冷干燥,容易感寒伤燥,耐得辛温,宜用荆芥粥、姜糖苏叶饮等治疗风寒感冒的药膳;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气候温暖湿润,容易感热伤湿,耐不得辛温,还需酌加清热化湿之品,宜用香薷饮、薄荷茶等药膳。

另外,因地势高低、气候差异,所以各地膳食口味习惯、食品类别选择也各有特点,如江、浙等地喜食甜咸味;云、贵、川、湘等地喜食辛辣味;晋、陕地区喜食酸味;西北地区喜食牛羊肉、乳制品;沿海地区喜食鱼虾、海味等。在选料与调味时,均需制订与之相宜的措施。

(三)因人制宜

人有男女、老幼、壮衰的不同,对病邪的抵抗力、得病之后的反应及其病后恢复的能力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应根据性别、年龄、体质等差异,制订与之相宜的措施,选用不同的药膳。如性别方面,妇女有经、孕、产、乳,特殊时期最易伤血,所以平素应多食用补血为主的药膳食疗方。经期、孕期宜食用红枣糯米粥、阿胶糯米粥;产后受寒、恶露不下或排出不畅,宜食用生化蜜膏、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泌乳不足,宜食用鸡蛋红糖醪糟、猪蹄黄芪当归汤。又如体质方面,体壮者耐攻,应慎用补法;体衰者宜补,却不宜峻补。肝火、肝阳偏亢者,宜少用动火、动风的药膳,如热性药膳,宜用动物性食物尤其是水产品组成的药膳。痰湿偏盛者不可多用性质寒凉、难以消化的膳食。

三、选好剂型,良药可口

药膳是含有药物,具有保健功能、防病治病作用的特殊膳食,同时还有缓见其功、使用期长的特点,所以药膳的剂型选择非常重要。

对此,一是选择有效成分容易溶出的剂型。药膳中的药物是药膳起功效的主要原料,因此药膳制作必须尽可能地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以期更好地发挥药效。煮法、炖法、蒸法等热菜类菜肴剂型,以及汤羹、药粥等剂型,通过水、油等溶媒与温度的作用,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同时也不易破坏、损伤其有效成分,所以这些制法在药膳中最为常用,其比例可占到药膳品类的一半以上。因酒是一种良好的溶媒,其主要成分乙醇可最大限度地溶解出药物有效成分,故而药酒也是药膳常用的剂型。

二是选择制法及用法简便的剂型。药膳传统剂型中,菜肴、汤羹、粥饭、茶饮等多是现备现做,其中汤羹、药粥、药茶制作简便,特别是汤羹、药粥,不仅制作简便,而且有效成分容易溶出、易于消化,很受人们的欢迎。药酒、膏滋等通常是一次制好,可以长期饮用,食用极为方便。近年来,各地利用现代食品制作工艺,研发出一些糖果、蜜饯、饮料、罐头等药膳新品,也都体现了方便使用、长期应用的特点。

药膳是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的膳食,同时还有缓见其功、使用期长的特点,为了使这种具有“效”的特殊膳食能够发挥其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作用,就必须保持膳食可口。

对此,一是以食物为主,不能加药过多,最好选用药食兼用的食材。

二是精细制作。要通过药物与食物的合理搭配,药物恰当的炮制,药膳的精细调味,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可口膳食。

三是注意保养脾胃。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因此药膳,尤其是补益类药膳配伍时,需加用消导理气和芳香化浊的药食两用的调料,以保养脾胃,维护人体的消化功能。一方面使药膳的功效易于发挥,另一方面也更便于人们长期使用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