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 备孕期、孕期应注意补充哪些营养?
生育健康的宝宝是每对夫妻的心愿。为保证孕育质量,夫妻双方都应做好充分的孕前准备,使健康和营养状况尽可能达到最佳后再怀孕。
孕前夫妻双方均应将体重指数(BMI)调整至正常范围,即BMI为18.5~23.9千克/米2,并确保身体健康和营养状况良好。女方还需特别关注叶酸、碘、铁等重要营养素的储备。
备孕妇女至少应从计划怀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叶酸400微克,坚持食用碘盐,每天吃鱼、禽畜瘦肉和蛋类共计150克,每周至少摄入1次动物血或肝脏替代瘦肉。
早孕反应不明显的孕早期妇女可继续维持孕前平衡膳食,早孕反应严重影响进食者,不必强调平衡膳食和规律进餐,应保证每天摄入至少含13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孕中期开始,应适当增加食物的摄入量,特别是富含优质蛋白质、钙、铁、碘等营养素的食物。孕中、晚期每天饮奶量应增至500克。孕中期鱼、禽畜及蛋类合计摄入量增至150~200克,孕晚期增至175~225克。建议每周食用1~2次动物血或肝脏、2~3次海产鱼类。健康孕妇每天应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母乳喂养对孩子和母亲都是最好的选择,夫妻双方应尽早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学习正确哺乳的方法,为产后尽早开奶和成功母乳喂养做好各项准备。
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乳腺和子宫等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为分娩后乳汁分泌进行必要的营养储备,都需要额外的营养。妊娠期妇女应在孕前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根据胎儿生长速度及母体生理和代谢变化适当调整进食量。
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孕妇所需营养与孕前差别不大。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速,母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也相应加快,需要增加营养,应在一般人群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适量增加奶、鱼、禽、蛋和瘦肉的摄入,食用碘盐,合理补充叶酸和维生素D,以保证对能量和优质蛋白质、钙、铁、碘、叶酸等营养素的需要。
孕育新生命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要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孕期的变化,学习相关孕育知识,为产后尽早开奶和成功母乳喂养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