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爱国意识,是品德教学追求目标之灵魂

一、培育学生爱国意识,是品德教学追求目标之灵魂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中对国人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对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大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一名品德教师,一定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自觉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自己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在品德教学中,时刻牢记新课标要求,紧扣品德学科教学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比如,通过“独特的中国汉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了解当下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学习汉语在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进而使学生明白汉字和汉语的重要地位,明白祖国语言的优秀,产生对汉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