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学习效果

(一)学员学习效果

1.定量分析

(1)项目满意度

项目组于2018年10月初进行了项目满意度调查,对三年来项目实施非常满意的有18人,占85.7%,满意的有3人,占14.3%。调查结果协同创新五侯中心校项目满意度调查问卷如下:

Q1:你认为通过三年培训,本项目对完善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知识结构方面效果如何?

你认为通过三年培训,本项目对完善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知识结构方面效果如何?

注:回答人数21
Q2:你认为通过三年培训,本培训对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能力效果如何?

你认为通过三年培训,本培训对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能力效果如何?

注:回答人数21
Q3:你认为通过三年培训,本培训对提升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效果如何?

你认为通过三年培训,本培训对提升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效果如何?

注:回答人数21
Q4:你对三年来的项目研修课程和活动安排如何评价?

你对三年来的项目研修课程和活动安排如何评价?

注:回答人数21
Q5:你对三年来项目实施的总体评价如何?

你对三年来的项目实施的总体评价如何?

注:回答人数21

(2)出勤率

项目实施的三年中,参训教师在学校的有效组织下,出勤率较高。其中,第一年在95%以上,第二年在87%以上,第三年在80%左右。

(3)作业完成情况

三年中,由于任务不同,每年的作业内容不同。

2016年所留作业主要是为了促成教师的课程理解,采取案例、学习体会和论文的形式。所留作业及完成情况如下:

附:2016年完成论文情况

2017年主要课程文本的写作,作业就以课程文本为主。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2018年以课程实施为主要任务,作业以实施案例为主,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2.定性分析

通过三年的项目实施,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课题引领的课程开发实践,培养了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目前,参训教师都具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开发及实施能力。

(1)学员发展案例:由于参训教师只有1人在培训之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其他19位则在培训之前没有任教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法对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教能力进行评价,项目组只好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呈现学员的发展。下面是调查问卷的第6题:

Q6:请用简短的话描述自己三年来因为本培训项目而发生的发展变化。

注:受访人数21

(2)针对主题的问题解决效果

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嵌入式理论讲座实现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在项目组的项目满意度调查中,问及“你认为通过三年培训,本项目对完善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知识结构方面效果如何?”回答“非常有帮助”21人,达100%。在学科教师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通过三年的培训,教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有了极大改变。在项目组的满意度调查中,问及“你认为通过三年培训,本培训对提升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效果如何?”回答“非常有帮助”20人,“有帮助”1人,满意率100%。

课程开发的能力:项目组把课程开发能力分为课程理解、主题规划与选择、编制课程、评价四个组成部分,一步一步训练和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在项目组的满意度调查中,问及“你认为通过三年培训,本培训对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能力效果如何?”回答“非常有帮助”21人,达100%。

自主学习:参训教师的自主学习状态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从课程理解到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几个阶段,项目组不仅给老师们买了书,也请学校给老师们购置了研究书籍,下达了读书研究任务单,希望老师们通过阅读课程主题相关的书籍和相关学习方式的书籍进入研究状态,为后期的文本写作奠定基础。在第二年和第三年的研修活动中设计了专门的读书交流活动,要求老师们围绕自己写作的主题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书笔记,在读书交流会上与老师们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交流分享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个别老师有些应付差事外,多数老师为了准备交流分享活动而认真进行了阅读,积极准备分享发言,交流场面热烈,老师们都有很大的收获,达到了促进教师自主学习的目的。

课题研究:本项目组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项目实施,根据“通过学习,研究问题,实现发展”的模式,分阶段引领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实施过程中采取理论研究先行,在研究取得进展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然后通过行动改进,修正研究成果。三年中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的结果,由此看来,课题研究的效果是显著的。